李辰浩站在人群边缘,忽然察觉竹林中有黑影闪动。他不动声色地退开,循迹而去,果然在围墙外抓住一个鬼鬼祟祟的汉子。
\"小人...小人是庄亲王府上的...\"那人哆嗦着掏出腰牌,\"奉命记录书院讲学内容...\"
李辰浩搜出一本密记,上面详细记载了方以智某日讲授《海国图志》的内容,旁批:\"妄议夷情,藐视朝廷\"。
当夜,李辰浩与方以智在书院后山的凉亭密谈。他将密记递给方以智:\"庄亲王已盯上你了。\"
方以智扫了一眼,竟笑出声:\"我明日便开讲《海国图志》下册,请大人转告庄王爷务必派人来听。\"
\"你!\"李辰浩又气又笑,\"不要命了?\"
方以智正色道:\"大人,您可知我为何弃官从教?\"他指向山下星星点点的灯火,\"那些农户的孩子,本该学些实用的治水、算术,却被八股文耽误终生。若无人敢为先驱,大清永远不会有自己的牛顿、伽利略!\"
李辰浩沉默良久,从怀中取出一份名单:\"这上面的人,可保你一时平安。\"名单上是曾在殿试中支持改革的大臣。
方以智却摇头:\"大人,书院不需要靠山。\"他指着讲堂上方的匾额,\"'知行合一'四字,就是最好的护身符。\"
离别时,方以智送给李辰浩一册手稿《教育改革疏》:\"请大人择机呈交皇上。书院成败事小,天下读书种子事大。\"
回京路上,李辰浩在马车中细读那份手稿。方以智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改革方案:县学增设实用科目;乡试加试算术策论;翰林院分设\"格致\"一科...字里行间,尽是一个年轻状元的热血与远见。
马车经过一处村庄,几个孩童在田间追逐嬉戏。李辰浩忽然想起方以智的话:\"他们本该学些实用的...\"他握紧手稿,心中有了决断。
京城渐近,李辰浩望向巍峨的城墙。他知道,这份手稿一旦呈上,必将掀起更大的风波。但正如方以智焚毁八股文时所说——\"破虚文方能立实学\"。
马车轮声辘辘,碾过官道上的车辙。李辰浩忽然明白,自己和方以智,不过是在不同的位置上,为同一个目标努力——让这个古老的帝国,能够真正睁开眼睛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