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陛下,第六卷将完。\"
皇帝转身从多宝阁取出一册书:\"这是法兰西使团偷偷给朕的《火炮铸造法》,里面尽是几何图形。\"他叹了口气,\"庄亲王他们...永远不会明白,朕要的是大清的炮比夷人的更利!\"
回到钦天监时已近三更。李辰浩刚踏入密室,就被眼前景象震惊——徐念祖和三个工匠正围着浑天仪忙碌,铜环上新刻的刻度在烛光下闪闪发亮。
\"大人!\"徐念祖兴奋地喊道,\"我们用《几何原本》的法子校正了浑天仪误差!\"
老监正颤抖着双手捧起观测记录:\"四十年了...老夫头回见仪器与天象完全吻合!\"
郎世宁展开一卷图纸:\"这是按新法绘制的京师地图,每寸合三百步,可精确测算火炮射程。\"
李辰浩抚摸着图纸上精细的网格,突然想起什么:\"王勇,水师营那批新铸火炮,炸膛率多少?\"
\"十有三四...啊!\"王勇也反应过来,\"莫非是因炮管角度不准?\"
\"正是!\"郎世宁激动道,\"西洋炮管皆依几何原理铸造,内壁弧度精确到毫厘!\"
众人忙碌到东方泛白。李辰浩独自登上观象台,晨风中展开两幅图——左边是传统星宿图,右边是郎世宁带来的西洋星座图。银河在头顶无声流淌,那些被古人想象为青龙白虎的星辰,在西洋图中变成了冰冷的几何连线。
\"大人犹豫了?\"张恺之不知何时站在身后。
李辰浩苦笑:\"我在想,徐光启公当年译《几何原本》时,可曾担心华夏正道被夷学所侵?\"
张恺之指向远处朦胧的宫墙:\"紫禁城的布局,暗合勾股方圆;《周髀算经》早载测日之法。所谓西学,不过是我们遗失的学问绕道归来罢了。\"
这番话如醍醐灌顶。李辰浩想起《大学》\"格物致知\"四字,突然大笑:\"好个'绕道归来'!明日开始,加译《泰西水法》!\"
正当此时,一个工匠慌张跑来:\"大人!我们在铜仪暗格里发现这个!\"
那是一份名单,记录着各地反对西学的官员,奇怪的是每个名字后面都标注着银两数目。李辰浩瞳孔骤缩——这些数字与庄亲王党羽收受英夷贿赂的账目完全吻合!
\"难怪他们拼命阻挠西学...\"李辰浩冷笑,\"原来是怕我们学会算账,发现他们卖国的证据!\"
晨光中,李辰浩站在观象台上,望着渐渐苏醒的北京城。钟鼓楼的剪影后,隐约可见庄亲王府高耸的屋檐。他握紧那份名单,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但此刻,他心中无比清明——在这变革的时代,科学不仅是强国之器,更是照妖镜,让一切魑魅魍魉无所遁形。
\"张监副,\"他忽然问道,\"你说浑天仪能观测多远的星辰?\"
\"理论上...无穷远。\"
李辰浩微笑:\"那我们就做这浑天仪,看穿这时代的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