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镜海商路(2 / 2)

苏月站在威尼斯圣马可教堂的穹顶下,手电筒光束掠过十三世纪的壁画残片。褪色的蛋彩画中,威尼斯水手正用刻着火铳图腾的铜壶灌溉葡萄藤,火铳枪管与葡萄卷须的缠绕方式,竟和雷火学堂试验田的红薯藤攀援架完全一致。

“苏博士,” 意大利考古学家吉奥瓦尼指着壁画角落的黎锦纹路,“颜料分析显示含有甜火结晶特有的蓝金颗粒,与您带来的 1286 年火山岩样本成分相同。”

她的手指抚过画中火铳扳机处的 “耕” 字铭文,那是中文 “耕” 与威尼斯符文的奇妙结合。量子共振舱的实时画面显示,壁画中的葡萄藤在现代实验室的无菌环境下重新发芽,其根系分泌的酶竟能分解核污染 —— 这正是阿椰在 1286 年甜火培育法中记录的 “以火净土” 技术。

火山湖岛的黄昏,尼科洛完成了最后的星图绘制。他特意在火铳图腾的枪管处,用金粉描出雷生画的铁蚱蜢振翅纹,那是时空共振的核心符号。当商队扬帆起航,晶灯的光束为他们照亮航路,船首的火铳图腾在月光下投出长长的影子,影子里隐约可见现代货轮的剪影。

“周帅,” 阿椰望着渐渐远去的帆船,黎锦裙摆上的红薯藤刺绣随风摆动,“他们会把甜火种到地中海吗?”

他点头,看着尼科洛留下的羊皮星图在晶灯下显形出未来的太空站,那里的植物培养舱正用类似火铳膛线的螺旋支架培育抗辐射作物。“会的,” 他说,“而且八百年后,会有人在火星上用咱们的甜火配方,让红色沙漠开出三角梅。”

现代博物馆的展柜里,威尼斯星图的复制品旁,陈列着从阿拉伯商船遗址打捞的火铳农具。枪管内残留的三角梅花粉,经碳十四检测确认为 1286 年火山湖岛的品种,而扳机处的 “火止耕起” 铭文,已被翻译成联合国六种官方语言,刻在 “世界和平技术纪念碑” 上。

镜海的浪潮拍打着火山岩,周益知道,这次技术扩散不是文明的炫耀,而是信任的传递。当威尼斯工匠带着甜火配方驶向欧洲,当阿拉伯商人把牛痘术带入波斯,那些曾被视为战争遗产的技术,终将在不同文明的土壤里,长成跨越时空的共生之树 —— 就像阿椰在星图角落画的红薯藤,藤蔓所到之处,火铳的膛线永远指向天空,而不是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