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北方战局的拓展与归顺潮涌(1 / 2)

在弗吉尼亚州、马里兰州以及西弗吉尼亚州的战斗持续激烈进行之时,陆军上将汉斯·米勒并未满足于当前的战果,他站在巨大的军事战略地图前,双眼如鹰隼般紧盯着地图上北方广袤无垠的区域,心中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高速谋划着进一步扩大德军在北美洲的占领范围。此时,德国凭借其令人胆寒的强大军事力量,在北美洲的军事扩张已然如汹涌澎湃、不可阻挡的浪潮,令无数人为之震颤。许多美国人眼睁睁看着德国在战场上节节胜利,自觉美国大势已去,心态发生了天翻地覆、难以逆转的变化。

一、宾夕法尼亚州的不战屈兵

米勒将如炬的目光锁定在了宾夕法尼亚州,这座工业重镇对于德军进一步巩固在北方的统治地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宛如棋盘上的关键棋子。他精心调配兵力,如同一位技艺高超的棋手在布局,从各个战线抽调出最精锐、最善战的部队,集结成一支规模庞大、装备精良到令人咋舌的进攻力量。这支部队汇聚了德军的精华,坦克如钢铁巨兽,装甲厚重,炮管威严地指向天空,仿佛在向世界宣告德军的赫赫军威;步兵们身着笔挺的军装,眼神坚毅中透露出冷酷,手中的武器擦拭得锃亮;各种先进的火炮排列整齐,宛如一片钢铁丛林,随时准备发出震天动地的怒吼。他们厉兵秣马,准备以雷霆万钧之势向宾夕法尼亚州发起总攻。然而,就在德军士气高昂、即将踏上征程之际,一场悄然无声却又影响深远的“归顺潮”已在宾夕法尼亚州内部如暗流涌动般悄然兴起。

宾夕法尼亚州内,众多政界和商业领域的知名人士,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与权衡利弊之后,出于对自身利益的极度关切与追逐,纷纷背着众人,偷偷摸摸地暗中与德军取得联系。这些人在当地宛如地头蛇一般,拥有盘根错节的人脉资源和呼风唤雨的强大影响力。他们凭借着敏锐的政治嗅觉,察觉到德国如日中天的强大以及美国当前岌岌可危的严峻局势,笃定地深信投靠德军是保障自身地位和财富的唯一选择,如同溺水之人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他们主动且急切地充当起“带路党”的角色,像讨好主人的哈巴狗一样,不遗余力地向德军提供关于美军部署的详细情报,从部队的具体编制、人员配备,到防御工事的构筑细节、火力分布,乃至城市防御的每一处关键要点,以及重要设施的精确位置,都和盘托出,毫无保留。

在德军稳步推进的过程中,一些美军部队的表现令人大跌眼镜,简直如同儿戏。他们的战意早已如同被烈日暴晒下的积雪,悄然消融,消失得无影无踪。面对德军如狼似虎、气势汹汹的逼近,他们几乎没有进行任何稍具规模、像模像样的抵抗,便如同懦夫一般选择了缴械投降。其中一支驻守在宾夕法尼亚州边境城镇的美军连队,当德军先头部队那威风凛凛的身影如鬼魅般出现在视野中时,连长在经过一番痛苦且纠结的权衡后,满心无奈地认为抵抗只是以卵击石,根本无法改变这已然注定的局势,于是咬咬牙,无奈地下令全连放下武器。士兵们虽然心中满是愤怒与不甘,眼中燃烧着屈辱的火焰,但在长官的命令下,也只能如同霜打的茄子,默默地扔掉手中那曾经象征着荣誉与责任的枪支,垂头丧气地列队向德军投降,那场面,仿佛整个连队的灵魂都已被抽离。

当德军大部队如同潮水般浩浩荡荡地进入宾夕法尼亚州时,所遭遇的抵抗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仿佛这片土地早已敞开怀抱欢迎他们的到来。原本预计会遭遇激烈战斗的防线,大多已人去楼空,只剩下一些破败不堪、废弃已久的工事和散落一地、无人问津的武器。或者只有少数意志薄弱、毫无信念的美军士兵,在做着如同螳臂当车般毫无意义的徒劳抵抗。德军仿佛是在进行一场悠闲的军事游行,几乎是兵不血刃地进入了宾夕法尼亚州的多个重要城市,并迅速在这些城市建立起了铁腕般的军事管制。他们的军旗在城市的上空猎猎作响,仿佛在向世人炫耀着他们的胜利。

德军在占领城市后,与那些事先联络的“带路党”紧密勾结在一起,配合得如同水乳交融。这些“带路党”充分利用自己在当地深厚的人脉和丰富的资源,如同殷勤的仆人一般,积极协助德军维持城市秩序,安抚民众情绪。他们为德军提供各种便利,从征集物资时的威逼利诱,到招募劳工时的软硬兼施,事无巨细,都全力配合,无所不用其极。而德军为了巩固这种狼狈为奸的合作关系,也对这些“带路党”给予了一定的权力和利益,让他们在新的统治秩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享受着特殊的待遇,仿佛他们已然成为了这片土地的新主人。

二、纽约州的复杂局势与假意抵抗

纽约州作为美国举足轻重的重要地区,无论是在经济领域的繁华昌盛,文化领域的多元包容,还是战略地位的关键险要,都使其成为了德军眼中势在必得的肥肉,如同饿狼盯上了肥美羔羊。米勒深知纽约州对于德军扩张的重要性,为此精心制定了详细周密、环环相扣的进攻计划,准备集中强大到令人窒息的军事力量,以排山倒海之势迅速攻克纽约州。然而,纽约州的情况远比想象中更为错综复杂,宛如一团乱麻,让人难以理清头绪。

在纽约州,同样有不少政界和商界的头面人物,在黑暗的角落里,偷偷摸摸地暗中与德军进行着见不得人的勾结。他们被德军的强大实力吓得瑟瑟发抖,担心抵抗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于是怀着自私自利的心思,试图通过与德军合作,来保全自己的利益,如同惊弓之鸟般寻找着所谓的“庇护”。但纽约州毕竟是美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这里的民众和军队有着源远流长、根深蒂固的爱国情怀和悠久辉煌的抵抗传统,如同烙印一般刻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尽管部分美军部队受到了整体局势的影响,战意如同风中残烛,有所消沉,但仍有一些部队抱着坚定如磐石的信念,决心与德军死战到底,扞卫这片土地的尊严,哪怕战至最后一人,流尽最后一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