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四十三年冬己亥日齐桓公逝世,立谁为国君产生了分歧。诸位大夫拥立先太子孝公昭,理由是孝公昭,是桓公与管种生前已经册封的太子,太子无过错,不能随意更改。
易牙、竖刁要立公子无诡为国君,理由是,要立公子无诡,是齐桓公临终的嘱托,我们应该违背君主的遗言。双方争执不下,谁也不肯让步。
易牙、竖刁杀害反对的诸位大夫,用武力扶立公子无诡继位,太子昭逃到宋国。宋襄公曾受齐桓公、管仲托付,助孝公继位。
宋襄公便亲率众诸侯之兵伐齐,送太子昭入齐继位。齐人知道宋襄公率兵伐齐,害怕了,就杀死了无诡,虚位以待,孝公顺利继位,宋襄公率领众诸侯国将士离开了齐国。
四公子见宋襄公撤军,便联合起来进攻孝公,孝公的军力弱,打不过四位公子的联军,便再次逃到宋国。宋襄公再次率兵入齐,打败了四公子联军,才算正式登上君位。
齐桓公病重时,五个公子各自结党争立太子。桓公去世时,五位公子相互攻击,大打出手,宫中没人敢来。齐桓公的尸体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蛆虫爬满尸体,有的蛆虫都爬到门外。
直到无诡即位,才把齐桓公装殓入棺,向各国报丧。正准备安葬时,宋襄公率兵伐齐,无诡被杀,孝公即位。接着四公子联军攻孝公,宋襄公再次伐齐,打败了四公子联军,孝公才算坐稳君位。
孝公即位,最紧要的是安葬齐桓公。此时齐桓公已经去世八个多月了。因齐桓公昏庸,已经立了太子,并委托宋襄公主持太子即位。却还另立太子,这是自己找倒霉。
管仲病重时,一再强调,易牙、开方、竖刁这三个人不能重用。而齐桓公认为这三个人对自己最忠心,没有听信管仲的劝谏,重用了这三个人,这三个人专权乱政,把齐国搞乱了。
五位公子为争君位,争战不休,使强大齐国变弱了。孝公即位,齐国开始由强变弱,中原霸主的的桂冠,也被晋文公夺去了。晋国由此强大起来。
孝公在位十年,去世后本应由太子继承君位,但卫开方杀死了太子,立公子潘为君。公子潘是齐桓公的儿子,他的母亲是葛姬。
昭公在位十九年,去世后本应由太子舍继承君位,就在太子在父昭公墓前祭祀时,被昭公之弟公子商人杀死。自立为君,就是懿公。
懿公未做君主时,常与丙戎之父共同打猎,争夺猎物,输于丙戎之父,一直怀恨在心。继位后,为泄私愤,砍断了丙戎之父的脚。骄横无礼的懿公,还霸占了庸职美丽的妻子。
懿公砍了丙戎父亲的脚,霸占了庸职的妻子,丙戎与庸职对懿公恨之入骨。懿公本应该防备这两个人才对,或者一不做二不休,把这两个人杀了,也不会有后顾之忧。
可懿公偏用丙戎驾车,庸职陪坐。两个人一直在寻找机会,要刺杀懿公,懿公也没有察觉。二人终于在懿公四年春,去郊游的途中,杀死了懿公,出了一口恶气。二人逃离齐国,去他国避难。
懿公被杀身亡,因生前骄横无礼,齐国臣民反对立懿公之子。接回在卫国避难的公子元。公子元是齐桓公之子,少卫姬所生,立他为国君,就是齐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