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听你们吵吵来,吵吵去,吵的朕都头疼了!”
永宁帝乍一听一碗水端平,孙大人和胡御史他都斥责了。
可闻听此言孙大人脸色十分难看,胡御史脸上却没什么变化。
孙大人身为朝廷官员,被皇上盖章定论他小肚鸡肠,以后在朝堂上还怎么混?
就凭皇上这一句小肚鸡肠,往后半辈子他都能被人嘲笑死。
而胡御史他本来就是个每天参人的御史,可不每天吵架,他不吵架还是失职呢!
所以永宁帝对于孙大人和胡御史的训斥表面上各打五十大板。
实则真正名声受损的却只有孙大人一人。
关键是孙大人还不能再继续与胡御史争吵,只能咽下这口窝囊气。
由此可见,永宁帝心中是偏爱卫辞的。
在场的陈党人见状心照不宣的对视一眼。
接下来的日子,永宁帝召卫辞召的更勤了。
以前他还把卫辞当安神药,中午疲惫了,召他过来讲讲经,催催眠,睡个好觉。
现在则是无聊的时候,也把他叫来讲历史,全当听说书了。
永宁帝对卫辞的偏爱令朝臣无不侧目。
就连四皇子,也就是安郡王都特意找机会恭喜卫辞入了皇上的眼。
永宁帝是个还算大方的皇帝,他喜爱一个臣子自然会赏赐。
卫辞常伴君侧,永宁帝除了偶尔赏他点古籍字画外,后来居然还主动给他升了官。
那时卫辞入翰林院已经快满三年,他本来正在找人安排下放外省为官的事。
京官下放没有意外的话都会官升一级。
卫辞是想下放某个地区谋个知州攒点资历。
当下官员想要一直往上升需要外放的资历。
历数朝堂上正四品以上的官员,哪个没有外放的经验。
一直待在京中做官虽然安稳富足,但以后升官就困难了。
卫辞是绝不会满足只做小官员的,自然想趁着年轻赶快积攒外放经验。
最好回到京中时直接升到四品以上,为将来入阁做好准备。
他却万万没想到有一天给永宁帝讲经结束后,永宁帝会主动问起他在翰林院是不是快满三年的事。
等到卫辞点头应是后,永宁帝“呵呵”一笑道:
“你这一年多常陪在朕身边,让朕也受益良多。
朕也没认真赏你点什么,如今你在翰林院也快三年了,官职也该挪动一下了。”
闻听此言卫辞自然欣喜,他连忙谢恩,心中却又有些忐忑。
虽然他眼下圣眷正浓,但他真没打算在翰林院一直久待啊。
永宁帝当着卫辞的面没有说要给他升什么官。
但等他从宫中出来以后,很快就知道了。
皇上升他做了从五品的侍读学士,卫辞得到旨意,心中真是百感交集,五味杂陈。
升官固然是好事,更别说这还是皇上主动给他升官。
旨意一下,连他的太岳父何掌院都来劝他,下放一事不要过于着急。
下放什么时候都来得及,得皇上青眼的机会却可遇不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