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荀攸智谋(2 / 2)

白话三国志 诗韵拾梦人 1279 字 19小时前

荀攸为人心思缜密,富有智谋,且善于自我保全。自从跟随曹操四处征伐,他常常在营帐中出谋划策,当时的人和他的子弟都不知道他具体说了什么。(《魏书》记载:荀攸姑姑的儿子辛韬曾经询问荀攸曹操夺取冀州时的情况。荀攸回答说:“是辛毗为袁谭前来请求投降,朝廷大军前去平定,我并不清楚其中的细节。”此后,辛韬以及荀攸的家人、外人都不敢再询问军中事务和国家大事。)曹操常常称赞荀攸:“公达表面看似愚笨,实则充满智慧;表面显得怯懦,实则勇敢无畏;表面看着柔弱,实则内心强大。他从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也不宣扬自己的功劳。他的智慧别人或许可以企及,但他那看似愚笨的低调处世之道,别人却难以做到,就算是颜回、甯武子也比不上他。”曹丕身为太子时,曹操告诫他:“荀公达是众人的表率,你应当以最高的礼节敬重他。”荀攸生病时,曹丕亲自前往探望,独自一人在床边下拜,荀攸受到的尊崇由此可见一斑。

荀攸与钟繇交情深厚,钟繇曾说:“我每次有所行动,都会反复思考,自认为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可拿去请教公达,他给出的意见总是超乎我的预料。”荀攸前后共献上十二条奇谋妙计,只有钟繇知晓。钟繇原本打算将这些计策整理成册,却还没完成就去世了,因此世人无法全部了解这些计策。(臣松之认为:荀攸去世十六年后,钟繇才离世,整理荀攸的奇策并非难事。钟繇活到八十岁,却还说没有完成,这使得荀攸跟随曹操征战时的奇谋妙计未能流传于世,实在令人惋惜!)

荀攸跟随曹操征讨孙权,在途中不幸去世。曹操每次提及他,都会伤心落泪。(《魏书》记载:荀攸去世时是建安十九年,享年五十八岁,推算起来,他比荀彧大六岁。《魏书》中记载曹操的命令:“我与荀公达一同征战二十多年,他没有任何地方值得指责。”又说:“荀公达真是一位贤人,正所谓‘凭借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的品德获得众人的认可’。孔子称赞‘晏平仲善于与人交往,交往越久,别人越敬重他’,公达就是这样的人。”《傅子》记载:有人询问近代的大贤君子有哪些,回答说:“荀彧的仁德,荀攸的智谋,这两人可以称得上是近代的大贤君子。荀彧以仁爱树立德行,凭借明智举荐贤才,行为正直不谄媚,谋略能够应对各种危机。孟子说‘每过五百年就会有圣明的君主兴起,这期间必定会有闻名于世的贤才出现’,荀彧或许就是这样的人吧!曹操也曾称赞‘荀彧举荐贤才,不举荐到满意绝不罢休;荀攸铲除奸恶,不铲除干净绝不停止’。”)

荀攸的长子荀缉,颇有荀攸的风范,可惜早早离世。次子荀适继承了荀攸的爵位,却没有子嗣,导致家族爵位断绝。黄初年间,朝廷追封荀攸的孙子荀彪为陵树亭侯,食邑三百户,后来又转封他为丘阳亭侯。正始年间,朝廷追谥荀攸为敬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