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曹仁忠侯传(2 / 2)

白话三国志 诗韵拾梦人 1933 字 23小时前

曹操征讨马超,曹仁暂代安西将军之职,督率诸将在潼关抵御马超。在战场上,曹仁指挥若定,与诸将紧密配合,成功在渭南击败马超。后来,苏伯、田银发动叛乱,曹仁又被任命为行骁骑将军,都督七军前去讨伐。他率领军队迅速平定叛乱,击败了苏伯、田银等人。之后,曹仁再次被任命为行征南将军,并被授予假节之权,屯驻樊城,镇守荆州。

侯音在宛城发动叛乱,裹挟了周边县城的数千人。曹仁得知后,率领各路军队前去平叛。经过一番激烈战斗,曹仁成功攻破宛城,斩杀侯音,然后返回樊城屯驻。因其战功卓着,曹操正式任命他为征南将军。

关羽率军攻打樊城,恰逢汉水暴涨,于禁所率的七军全部被洪水淹没,于禁无奈之下向关羽投降。此时,曹仁仅率领数千人马守城,洪水几乎淹没了整个城池,只剩下几板高的城墙还露在水面上。关羽乘船来到城下,将樊城重重包围,城内与外界断绝了联系,粮食也即将耗尽,而救兵却迟迟未到。在这危急时刻,曹仁激励将士们,表明了与城池共存亡的决心。将士们被他的忠诚和勇气所感动,纷纷表示愿意拼死一战,毫无二心。后来,徐晃率领的救兵赶到,洪水也逐渐退去。徐晃从城外进攻关羽,曹仁则趁机率领城内将士突围而出,关羽见势不妙,只好退兵。

曹仁年少时,不太注重个人的行为修养和品德约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成为将领后,他变得严谨自律,严格遵守法令。他常常将法规条文放在身边,处理事务时严格按照规定执行。鄢陵侯曹彰北征乌丸时,曹丕当时还是太子,他写信告诫曹彰:“作为将领,就应该像征南将军曹仁一样,严格遵守法令!”

曹丕即位后,任命曹仁为车骑将军,都督荆、扬、益州诸军事,并将他进封为陈侯,增加封邑二千户,加上之前的封邑,共计三千五百户。同时,曹丕追赐曹仁的父亲曹炽谥号为陈穆侯,并安排十户人家为其守墓。后来,曹仁被召回宛城屯驻。孙权派遣将领陈邵占据襄阳,曹丕下诏命令曹仁前去征讨。曹仁与徐晃紧密配合,成功击败陈邵,收复襄阳。曹仁还派将军高迁等人将汉水以南归附的百姓迁徙到汉水以北。曹丕得知后,派使者就地任命曹仁为大将军。之后,曹丕又下诏让曹仁移驻临颍,晋升他为大司马。曹仁继续督率诸军占据乌江,后又返回合肥屯驻。黄初四年,曹仁去世,谥号为忠侯。(《魏书》记载,曹仁去世时年仅五十六岁。《傅子》评价道:曹大司马的勇猛,连古代的勇士孟贲、夏育都比不上,张辽的勇猛也在他之后。)曹仁的儿子曹泰继承了他的爵位,官至镇东将军,被授予假节之权,后转封为甯陵侯。曹泰去世后,他的儿子曹初继承了爵位。此外,曹丕还分封曹泰的弟弟曹楷、曹范为列侯,而曹仁的部将牛金也官至后将军。

曹仁的弟弟曹纯,(据《英雄记》记载,曹纯字子和。他十四岁时父亲去世,便与兄长曹仁分开居住。曹纯继承了父亲的家业,家中十分富有,僮仆和门客多达上百人。他善于管理,将家中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乡里人都称赞他能干。曹纯喜爱学问,敬重有学识的人,许多学士都愿意归附于他,因此他在远近都颇有名气。曹纯十八岁时,担任黄门侍郎。二十岁时,他跟随曹操到襄邑招募士兵,此后便常常跟随曹操四处征战。 )起初以议郎的身份参与司空府的军事事务,后来督率虎豹骑跟随曹操围攻南皮。袁谭出城迎战,双方展开激烈拼杀,曹军士卒伤亡惨重。曹操见状,想要暂缓进攻。曹纯却劝阻道:“我们千里迢迢赶来攻打敌人,如今进攻不能取胜,退兵的话必然会有损军威。而且我们孤军深入,难以持久作战。袁谭刚刚取胜,必然会骄傲轻敌,而我们吃了败仗,士兵们心中有所畏惧。用心怀畏惧的军队去对抗骄傲轻敌的敌人,我们一定能够取胜。”曹操觉得曹纯说得很有道理,于是下令继续猛攻。最终,袁谭战败,曹纯麾下的骑兵斩杀了袁谭的首级。

后来,曹操北征三郡乌丸,曹纯率领的虎豹骑立下赫赫战功,成功俘获了单于蹹顿。凭借这一系列的战功,曹纯被封为高陵亭侯,食邑三百户。跟随曹操征讨荆州时,曹纯在长坂坡追击刘备,不仅缴获了刘备的两个女儿和大量辎重,还收降了刘备的许多散兵。之后,曹纯又随曹操进军江陵,迫使江陵守将投降,然后跟随曹操返回谯县。建安十五年,曹纯去世。曹丕即位后,追谥他为威侯。(《魏书》记载,曹纯督率的虎豹骑,都是天下最为精锐的骑兵,其中有些士兵是从百人将中选拔出来的,曹操一直为找不到合适的将领来统领这支军队而发愁。曹纯凭借自身的才能被选拔为督帅,他善于安抚士兵,深得军心。曹纯去世后,有关部门向曹操推荐接替他的人选,曹操感慨地说:“像曹纯这样的人才,到哪里再去找!难道我就不能亲自督率这支军队吗?”于是,曹操暂时没有挑选其他人接替曹纯。 )曹纯的儿子曹演继承了他的爵位,官至领军将军,在正元年间被进封为平乐侯。曹演去世后,他的儿子曹亮继承了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