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这些既是我为你铺就的道路,也是为我自己铺就的道路(2 / 2)

此时,他已将自己的全部目的告诉了眼前的徐渡月。

这既不是阴谋,也不是阳谋,不过是想探寻一种可能性罢了。

可徐渡月不得不承认,幽都王所做的一切,确实帮了他太多……只是,其中真的如幽都王所说的那样吗???

徐渡月望着面前的幽都王,见他起身眺望远方,那曾经苍老的身影如今已变成身着一袭黑袍、背对苍生的模样。

不知为何,徐渡月的眼眶竟有些湿润。

他也不明白自己为何会如此,但他清楚,离开这里后,天地虽然广阔,却再也没有一个等候自己归来的人了。

他,已无家可归,也再没有任何亲人。

大道孤寂,苍茫无边,未来的一切,都需要他独自前行。

想到这里,徐渡月双手交叠,对着背对自己的幽都王,深深拜了下去。

这一拜,拜的是对方的养育之恩,拜的是对方的救命之恩,拜的是对方的解惑之恩。

此拜之后,他是徐渡月,对方是幽都王。

随着徐渡月这一拜,幽都王的身躯赫然微微一僵,但也只是一瞬间。

他没有回头看那个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没有告诉他,自己起初确实只是把他当作领悟生死大道的工具,后来也只是因为他与自己的师尊长得一模一样才多加照拂。

更没有告诉他,五千五百载的岁月里,自己心中早已真正把徐渡月当作晚辈,当作孙儿,甚至是如同血脉后裔一般。

画面,仿佛在这一刻定格。身着一袭黑袍的幽都王背对徐渡月,那身着青衣的徐渡月则长跪不起。

后世八亿年的龙州,宋徽宗赵佶望着天上万界金榜呈现的这一幕,默默无言地泼墨挥毫,将幽都王与徐渡月的这一场景,绘制在宣纸之上。

时隔八亿年,人间终究有人记得,记得幽都王对徐渡月的救命之恩、养育之恩。

而同福客栈前,徐渡月也望着天上的那一幕,久久沉默不语。

无人知道幽都王是什么时候离去的,更无人知晓,他离开虚妄宫后,便直接紧闭幽都宫的大门。自那日起,幽都王仿佛彻底消失了踪迹。

然而,时光依然在流转。武道的传播,让徐渡月真切地感受到了所谓“万民意”究竟是什么。

每日,他似乎都能从远方听见声声呼唤,那是在歌颂他的功绩,赞扬他的伟大。

在这声声礼赞之中,徐渡月的元神正发生着一种奇异而又不可思议的变化。

仙道修行的路径仅有三重境界。当处于第一重阴神境界时,修此仙道之人不过是能够自在地在幽冥之境往来,让自身的五感六觉得到增强而已。

待修行至阳神阶段,修行者的魂灵就与常人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状态。

那时,处于阳神境界的修行者心里念头一动,便可在青天之上翱翔,清晨还在东海遨游,傍晚就已到达苍梧山,更拥有许多令人赞叹不已的神奇威能。

风雨雷电都可听从其调遣,天地间的一切自然之力都被掌控在手中。

达到这一境界,仙道已修炼圆满。即便在这广阔无垠的人间,阳神境界的修行者也完全配得上“真君”这一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