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有家资的举人自然看不上府学那个破地方,更不愿意到府学做教谕。
可是现在知府大人亲自邀请,又听说知府往府学捐了他所有珍藏的书籍。
有几位举人顿时心动了,一番犹豫之下,有三位举人都接受了邀请。
府学的教谕很快从两人变成了六人。
如此一来,府学初级师资力量也算完成。
有了这些举人的加入,再加上眼下府学学风的改善。
卫辞相信三年后的乡试,静江的学子质量定会上一层楼。
卫辞的这些举措也让静江的读书人对他好感大增。
以后卫辞要做什么,这些读书人也都会是他的支持者。
待到二十天的徭役结束之后,卫辞再次邀请了一个人到家中做客。
接受到邀请的李二郎心中有些忐忑,他不知道卫大人找他何事。
卫大人是他的恩人,就是让他上刀山,下火海报答卫大人的恩情他也不会皱眉。
可是他人微力薄,并不认为自己有机会帮到卫大人。
因此面对卫辞的邀请,他心中疑惑极了。
在卫家的花厅坐下后,王安给他倒了杯水,并安抚李二郎道:
“你别紧张,我家大人找你不是有什么坏事。”
王安话音刚落卫辞就从外面进来,他袖子半卷,显然在来之前应该还在干活。
李二郎看到卫辞后连忙起身就要行礼,卫辞先他一步摆摆手:
“不用多礼,你坐吧。”
接着卫辞在厅堂上首坐下,没有直奔主题,说明自己喊李二郎的来意,而是先询问李二郎:
“李二郎,你如今靠什么谋生?”
其实卫辞早已经把李二郎的身世背景调查的一清二楚了。
李二郎家在李家村本是大户,他们家良田几十亩,他父亲还当过李家村的村长。
只是后大哥骤然惨死,他父亲接受不住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打击,没多久跟着去世了。
李二郎瘸了之后,把家中几十亩地都租给同村人种了。
卫辞此次喊李二郎前来,正是想让李二郎带头为他做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