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能走出来,强撑起一抹笑容道:
“荣少夫人,真是巧啊!”
一直在旁边津津有味的看戏的王夫人她郭夫人听到对方突然喊尔雅也是一脸惊讶,尔雅怎么会认识此人。
荣家少奶奶连忙向尔雅借钱:
“宋姨,你带银子了吗?我今天出门急,没有带够银两。
你能否借我些,回头我就让人把钱给你送过去。”
尔雅自然不能说她出门一分钱没带,但她的确也没带很多钱。
古代虽然不能刷卡,但是能出来吃饭买东西都能签单。
然后店里小二拿着单子上门要账即可。
每到年前都是京中各大店铺最忙的时候,除了盘账,还要要账。
所以很多京中有名有姓的主人家出门,都不会带大量银子。
尔雅也只带了五十两,她二话不说立刻把钱都给了荣家少奶奶。
并表示不用还了,只盼她拿了钱领着张姨娘赶紧走,回去后也千万别登卫家的门。
可惜尔雅给了五十两银票还是不够,荣家少奶奶只带了七十两银子,还差八十两。
见状王夫人与郭夫人也不能无动于衷。
不然搞的好像就她们没有丝毫善心,见死不救一般。
两人当即一人掏了四十两都送给了荣少奶奶,也表示不用还了,就当积德行善了。
荣家少奶奶凑够两百两交给了满脸横肉的妇人,然后从妇人手里买回了张姨娘的卖身契。
妇人拿到钱也没好气,冷哼一声意味深长道:
“救一条毒蛇回家!我等着看你日后后悔!”
说要扭头扬长而去,荣家少奶奶闻言气的险些忍不住翻白眼。
张姨娘倒是好颜色,立刻跪下冲着荣家少奶奶倒头就拜道:
“多谢夫人救命之恩,以后我当牛做马也要报答夫人。”
听到张姨娘的话荣家少奶奶这才脸色好看点。
她当即就想亲自将张氏扶起来,刚想弯腰,突然完全看清了张氏的相貌。
刚刚她只顾着跟满脸横肉的妇人吵架了,完全没注意张氏的具体相貌。
只听她声音柔弱凄惨,可怜兮兮的模样。
现下近距离观看才发现张氏好一张美人面,尤其是眼角眉梢,宜喜宜嗔,一举一动皆是风情。
荣家少奶奶顿时心中“咯噔”一声,这样的美人,哪个男人能拒绝?
她真的要把这样的女人领回家吗?
一时间,刚刚从雅间听到动静她忍不住要出来救人时,好友劝说的话再次浮现在她的脑海中。
“你下去救人可以,但切记救了人可不要领回家。
那女子做过人家的妾室,也不知道是不是个真安分的。
你把她赎下来,就交给下面那三个夫人即可。
这样你既做了好事,也省的后续麻烦。”
思及这些,荣家少奶奶还是勉强伸手把张氏扶了起来,一脸纯善道:
“快起来,我救你原也是看你可怜,不忍你你白白丢了性命。
可不是图你什么报答的,且我家也不缺伺候的仆人。”
说着她再次看向尔雅道:
“宋姨,刚刚你也出了钱,不如你把她领回家如何?
别的不说,让她给你打扫个庭院,伺候梳洗也算个帮手啊!”
尔雅没想到她都掏了五十两银票了,这位荣家少奶奶还是不肯放过她。
她只能连忙拒绝:
“荣家少夫人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我家地方小,实在不缺仆人,也住不下了。”
荣家少奶奶却是铁了心要把张姨娘送给她:
“宋姨真是能说笑,您家那么大,怎会住不下。”
荣家少奶奶话音刚落,尔雅眼睁睁那位张姨娘不知脑袋怎么想的,居然也立刻跪到她面前说:
“这位夫人行行好,可怜可怜我,收留一下我这个可怜的人吧!
我吃的不多,我不用单独的屋子,有个能栖身的地方即可。
我能干活,我还会针线,我不吃白饭的。”
说完就“咣咣”给尔雅磕头,好像尔雅不收留她,她就活不下去了一样。
荣家少奶奶也立刻拿出了她最擅长的道德绑架:
“宋姨,您看她那么可怜就发发善心收留她一回吧。
不是我不想带她回家,实在是我婆婆不喜家中仆人太多。
要不宋姨您先收留她几天,等我回家将此事禀告给婆婆,届时再将她接走如何?”
尔雅没想到荣家少奶奶是铁了心想要将这个张氏塞给她。
这一刻她都不知道这位荣家少奶奶脑子里在想什么了。
你不想要她你刚刚别救啊!救完了就非要把人塞给她,简直有病一样!
这张氏明显不是个安分的,这样的人尔雅怎么敢往家里领!
尔雅心中真是郁闷极了,岂不知郭夫人比她还郁闷!
她早就看出张氏不是个安分人,还生的如此貌美!
这样的人尔雅就是想往家里领,郭夫人也不乐意啊!
要知道尔雅的儿子可是她女婿!
这么个狐狸精领回家,万一爬了床,哭的还不是她闺女!
想到此,郭夫人当即站了出来,她提议道:
“不如,就把这位张姨娘放了如何?她做了那么多年奴隶也是可怜。
如今荣少夫人既然买了她的卖身契,就把卖身契还给她,也让她做个良家子吧!”
荣家少奶奶只是享受当好人的感觉,又见张氏貌美,下意识不想带她回家。
如今郭夫人这个提议也算不错,她立刻就把卖身契递给了张姨娘道:
“既如此,这卖身契就还给你,你去找个正经营生养活自己吧!”
张姨娘飞快的把卖身契接了过来塞到自己袖中。
转头却又可怜兮兮的道:
“我也没了家人,一个女子孤身在这世道生活实在艰难。
还请几位夫人行行好,给我口饭吃,哪怕做粗活我也乐意。”
说完她又将目光看向了尔雅,满眼期待的目光。
这下别说尔雅了,就是王夫人和郭夫人也看出了点什么。
这个张氏怎么好像盯着尔雅不放呢?
尔雅不知道这个张姨娘到底打的什么主意,但她说什么也不会把张姨娘领回家的。
可张氏见几人不接话,竟又“咣咣”磕起头来,一副非要赖上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