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袁曹争霸前夕(2 / 2)

袁绍最终还是听从了审配、郭图的建议。郭图等人趁机进谗言说:“沮授监统内外军事,威震三军,如果他的势力再继续扩大,以后怎么能控制他呢?臣下与君主权力不同,国家才能昌盛;如果臣下与君主权力相同,国家就会灭亡,这是黄石公书中所忌讳的。而且在外统领军队的人,不应该干预朝廷内部的事务。”袁绍听后,心中起了疑虑,于是将监军分为三个都督,让沮授、郭图、淳于琼各统领一军,然后合兵南下。

此前,曹操派遣刘备前往徐州抵御袁术。袁术死后,刘备杀死徐州刺史车胄,率领军队屯驻在沛地。袁绍得知后,派遣骑兵前去援助刘备。曹操派刘岱、王忠前去攻打刘备,却未能取胜。

建安五年,曹操决定亲自东征刘备。田丰得知后,劝说袁绍趁机袭击曹操的后方。袁绍却以儿子生病为由拒绝了,田丰气得举起手杖猛击地面,叹道:“遇到如此难得的机会,却因为儿子的病而错失,实在是太可惜了!”曹操大军赶到后,击败了刘备,刘备无奈之下,只好投奔袁绍。

袁绍为了师出有名,让陈琳撰写了一篇檄文,通告各州郡。檄文中写道:“我听说英明的君主在危难时刻会制定策略以应对变故,忠诚的臣子会考虑祸患来建立权威。从前秦朝皇帝弱小,赵高掌权,专断朝政,作威作福,最终导致了望夷宫之祸,他的恶行至今仍被人唾弃。到了吕后掌权时,吕禄、吕产专政,独断朝纲,行事肆无忌惮,大臣们以下犯上,天下人都感到寒心。于是绛侯周勃、朱虚侯刘章奋起神威,诛灭叛逆,拥立汉文帝,这才使得道德教化得以兴盛,国家光明昌盛,这就是大臣建立权威的明证。

“司空曹操,他的祖父曹腾,曾是中常侍,与左悺、徐璜等人一同为非作歹,贪婪放纵,伤风败俗,残害百姓。他的父亲曹嵩,是曹腾收养的乞丐之子,通过贿赂获取官位,用金银财宝贿赂权贵,窃取三公之位,颠覆国家重器。曹操作为宦官的遗丑,本就没有什么好品德,为人狡诈,喜欢惹是生非,以祸乱为乐。

“当初我袁绍统领大军,扫除奸凶叛逆。后来遇到董卓侵犯朝廷、残暴不仁,我便提剑击鼓,在东方起兵,收罗天下英雄,不计较他们的过往,加以录用。我原以为曹操有鹰犬之才,能为我所用,便与他商议策略。没想到他愚蠢浅薄,贸然进军又轻易撤退,导致军队多次伤亡。我又分兵派精锐支援他,还上表举荐他为东郡太守、兖州刺史,赐予他军队,希望他能有所作为,像秦国军队那样取得胜利。

“然而曹操却凭借着这些资本飞扬跋扈,肆意施行暴政,剥削百姓,残害贤良。九江太守边让,才华出众,闻名天下,只因直言正色,不阿谀奉承,就被曹操斩首示众,他的妻子儿女也惨遭杀害。从此,士人们悲愤不已,百姓们的怨恨也越来越深。曹操在徐州被击败,地盘也被吕布夺走,四处逃窜,无立足之地。我本着强干弱枝的原则,又不愿与叛逆之人同流合污,于是再次出兵救援,击败吕布,拯救曹操于危难之中,恢复了他的官位,我对兖州的百姓虽无大德,对曹操却有再造之恩。

“后来天子东归,贼寇扰乱朝政。当时冀州正面临北方边境的危机,我无法离开职守,便派从事中郎徐勋前去命令曹操修缮郊庙,护卫年幼的天子。可曹操却肆意妄为,胁迫天子迁都,侮辱朝廷官员,破坏法律纲纪。他擅自任免官员,专制朝政,奖赏和刑罚都由他一人决定,他喜欢的人就能光宗耀祖,他厌恶的人就会被灭族。人们在路上相遇都不敢交谈,只能以目示意,百官也都不敢说话,尚书只是负责记录朝会,公卿们也只是充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