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明帝第八章(2 / 2)

原来,孙权此前就心怀不轨,他暗中派遣使者渡海与高句骊勾结,企图联合起来袭击辽东。曹叡得知消息后,果断采取行动,派遣幽州刺史毋丘俭率领各路大军,联合鲜卑、乌丸的军队,屯兵在辽东南界,同时用玺书征召公孙渊,希望他能表明立场,配合朝廷行动。可公孙渊野心勃勃,竟公然发兵反叛。毋丘俭毫不畏惧,率领大军进军讨伐。但天公不作美,连续下了十天大雨,辽水水位大涨,军队行动极为困难。曹叡得知情况后,无奈下诏让毋丘俭撤军。

在这场风波中,右北平的乌丸单于寇娄敦、辽西乌丸都督王护留等人原本居住在辽东。他们不愿与公孙渊同流合污,便率领部众跟随毋丘俭,向魏国归附。己卯日,曹叡为了安抚辽东地区的百姓,下诏宣布,凡是被公孙渊胁迫而无法投降的辽东将吏士民,一概赦免他们的罪过。辛卯日,太白星又一次在白天出现。这一异常天象,在当时被人们视为不祥之兆,让本就动荡不安的局势更加紧张。而公孙渊在毋丘俭撤军后,更加肆无忌惮,他竟然自立为燕王,还设置了百官,把自己的年号定为绍汉元年,彻底与魏国决裂,公然挑衅魏国的权威。

面对公孙渊的反叛和孙权的威胁,曹叡决定加强海防力量,下诏让青州、兖州、幽州、冀州四州大规模建造海船,以备不时之需。

九月,冀州、兖州、徐州、豫州四州遭遇了严重的水灾。洪水肆虐,许多百姓溺水身亡,财产也损失惨重。曹叡得知灾情后,心急如焚,立即派遣侍御史前往受灾地区巡查。侍御史们深入灾区,统计因溺水死亡的人数,了解百姓财产损失情况。同时,朝廷下令,让当地官府打开粮仓,赈济那些受灾的百姓,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然而,祸不单行。庚辰日,宫中传来噩耗,皇后毛氏突然去世。毛皇后与曹叡夫妻多年,她的离世让曹叡悲痛欲绝。冬十月丁未日,月亮的运行轨迹出现异常,靠近并侵犯了荧惑星。在古代,这种天象被认为是不祥之兆,给本就沉浸在悲伤中的宫廷又增添了一丝阴霾。癸丑日,曹叡怀着沉痛的心情,将毛皇后安葬在愍陵。

乙卯日,曹叡下令在洛阳南的委粟山营建圜丘。圜丘是古代帝王祭祀天神的重要场所,曹叡对此非常重视。(《魏书》记载了曹叡的诏书:“大凡帝王接受天命,无不是恭敬地承接天地之命来彰显神明,尊崇祭祀祖先来昭示功德,所以前代的典章制度确立后,禘祭、郊祭以及祖宗祭祀的制度也就完备了。当初汉朝建立之初,承接秦朝焚书坑儒之后的文化残缺局面,收集整理残缺不全的礼仪制度来举行郊祀。从甘泉祭祀后土、雍宫设立五畤开始,祭祀神只的坛位很多都没有经典依据,所以制度没有固定下来,变来变去。四百多年间,禘祀甚至被废止。古代应该重新确立的祭祀制度,也有所缺失。曹氏的世系,起源于有虞氏,如今祭祀圜丘,以始祖帝舜配享,把圜丘命名为皇皇帝天;方丘祭祀的是皇皇后地,以舜的妃子伊氏配享;天郊祭祀的是皇天之神,以太祖武皇帝曹操配享;地郊祭祀的是皇地之只,以武宣皇后卞氏配享;在明堂祭祀父皇高祖文皇帝曹丕,以配享上帝。”到了晋泰始二年,将圜丘、方丘在夏至、冬至的祭祀合并到南北郊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