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阳光早餐店(2 / 2)

“咻——噜噜噜……”陈建国单手拿着豆浆吸了一口,得意的挑起眉毛,“是吧,这家店我吃好多次了,他们家地瓜粥配菜也不错的,你以后要是有机会就多带你那几个朋友去吃一吃,尤其是那个叫林晓的。人家女孩子不一定吃过这种煎包,你...”

说着说着,话题就歪了。陈默无奈的翻了个白眼,不过他虽然表面没有回话,但却是把这家早餐店悄悄记在心里。

「阳光早餐店」

上高速后不久,王慧就和陈建国说起鲍鱼生意上的事,原本陈默还想找机会和自家老父亲说下车上音乐的事,结果发现夫妻两人之间的对话非常迅速且激烈,根本不容他插嘴。索性后面王慧也觉得音乐声太大,影响到她发挥,直接就把按钮给按掉。

陈默本以为音乐关了,世界就安静了,他也可以稍稍休息一会,但并不是这么回事。夫妻俩之间讨论的声音越来越大,说到后面陈默都听进去不少内容。

去年青川市的鲍鱼养殖产业呈现整体向好的态势,随着标准化养殖技术的推广普及,青川市已经有多家鲍鱼场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显着缩短了养殖周期、降低了运营成本,带动整体产量持续攀升,继而赚到大钱。

这其中就有几个是夫妻二人的朋友,王慧与陈建国在车上讨论的就是要不要花钱去承包一个鲍鱼养殖场场,毕竟当中介肯定不如自己当老板赚的多。

作为周边几个村的包工头,王慧认为自身具备组织优势,能调动各村熟练的劳动力(俗称姐妹团)组建高效团队;而从事鲍鱼中介多年的陈建国不仅深谙市场供需动态,家中积蓄也可为创业提供启动资金,夫妻两人合作也具备\"产销一体\"的转型条件。

不过陈建国对此还是颇有顾虑。毕竟儿子陈默正处于高中学业的关键期,成绩又这么优秀,考虑到未来有可能前往大城市读大学,那时消费肯定不比青川市这座小城那么低,他认为现阶段应该优先保障家庭储备资金的安全。不论陈默最终高考成绩如何,去哪里上大学,都要给陈默留出足够的资金支持他。

两人虽然言辞激烈各执己见,但这场对话却始终保持着理性的温度。

王慧当然理解陈建国的顾虑,毕竟这么多年的打拼不就是想为这个家庭和儿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吗?

而陈建国也很挣扎,眼睁睁的看着赚钱的机会从眼前滑走,他亦觉得很可惜。但创业有风险,家里的钱是两人这么些年一点一点省下来的。万一真出了差错,到时候他可能连觉都睡不安稳。

车内短暂的陷入一片沉默。

“爸,我觉得妈说的话有道理。”坐在后排的陈默突然开口,“再说你们要承包鲍鱼场也不是光说说就行吧?肯定还是要去实地考察什么的...刚好我过两周要去京城参加作文竞赛,没准到时候表现的好,有机会获得保送资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