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箭雨的攻势(1 / 2)

皇女不得离宫,乃铁律。

然而,朱慈烺自幼便是穿越者。

他与弟妹相伴时,常灌输不同观念。

“想做就做,时不我待。”

“问问自己,真的甘心于现下?”

“你是你,他人非我,何必在意旁人眼光?父皇之言就一定是对的吗?”

儿时的朱慈烺,句句都挑战当时规矩。

久而久之,朱媺娖深受影响。

于是,她也有了个大胆决定——出宫找兄。

因自小困于宫墙之内,朱媺娖对外界充满好奇,这或许也是驱动力之一。

可谁能相助?

谁能胆大妄为帮公主逃宫?此乃灭族重罪。

“有志者事竟成,无志者难上难,只要肯动脑筋,天下便没有办不到的事。”朱慈烺的话语悄然在朱媺娖心中回荡。

她攥紧小巧的拳头,悄然步出坤宁宫。

......

“太子已在马上亡国半个时辰有余。”许诸向曹彰诉苦。

“我怎会不知?又能如何?你去唤他便是。”曹彰被许诸每日絮叨得快要崩溃,平日里竟未察觉这位亲兵统领竟是这般话多。

自他们启程以来,许诸对太子这一习惯的念叨从未停歇。

“我只是想知道太子究竟在想些什么罢了,你与太子交好,难道真不知道吗?”

“我都说了我不知道,你能不能莫要再来打扰我?”曹彰有些恼怒。

“这小厮,说两句就急了。”望着离去的曹彰,许诸忍不住嘟囔。

随即,他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张琦朝。

张琦朝哪容得下他的啰嗦,赶忙向前走了几步,避开他的视线。

另一边,黄把总率队紧跟朱慈烺身后。

因黄把总麾下的战绩显赫,特别是胡思明的存在,几乎让这支队伍在天雄军中的地位水涨船高。

此人箭法精准如神,火铳技艺堪称一流,在天雄军中威名远扬。

自然,这样的队伍能离朱慈烺更近一步。

这是一种无形的默契,连朱慈烺本人都未曾察觉。

即便知晓,大概也不会有所触动。

“你觉得太子此刻在想些什么?”黄把总也好奇地问身旁的胡思明。

从太原到陕西路途遥远,他们不可能一直维持行军状态。

闲暇之时,黄把总常四处攀谈。

但胡思明哪里清楚太子所思,只能摇头表示不知。

“殿下,天气渐热,不如回马车内休息?”曹彰来到朱慈烺面前说道。

朱慈烺这才缓过神来,摇了摇头:“不必,我不乏,也不热。”

随后,他的目光重新聚焦于脑海中。

此时,在无人可见的另一处空间,一幅世界地图缓缓展开。

朱慈烺凝视着陕西所在的位置,不断放大,最终看清了他们即将抵达之地——榆林卫。

大军按照既定路径行进,自榆林卫启程,途径延安府,再折向庆阳府,最终南下抵达西安府。

此刻,左良玉正深陷于西安府内外交困的局面,受制于张献忠与李自成的双重压迫。

然而,当朱慈烺初次将地图展开时,他的神情已然变得沉重。

他很快察觉到,这张地图具备实时追踪的功能。

当他将地图聚焦至当前所在区域时,地图竟精准地显示出了他们的位置。

于是,在朱慈烺将视线锁定在榆林卫后,一幅令人震惊的画面映入眼帘——张献忠的旗帜已在城头迎风招展。

---

历经半月跋涉,大军终于穿越山西,踏入陕西腹地。

榆林卫近在咫尺,朱慈烺却命令全军停止前行。

“太子,有何不妥?”张琦朝一脸困惑地走近询问。

朱慈烺语气凝重:“之前派夜不收来此侦察两次,均未发现异常,且城中官员承诺会接纳我军入城,为何这般行事?”

张琦朝坚定地点点头:“确如太子所言,守城将领正是如此承诺。”

“稍作停留,再行侦查。”朱慈烺果断下令,在离榆林卫两公里处扎营。

尽管张琦朝不解其意,但他毫无异议,再次派遣夜不收前去探查。

不到半时辰,斥候已返回复命。

“回禀太子,城门已然敞开,静候我军入内。”夜不收说道。

朱慈烺依旧面沉似水:“再派一人前往,归来后再换另一人。”

张琦朝满脸惊疑,这究竟是何用意?

即便不明所以,他依然遵从指令。

于是,天雄军全体滞留在榆林卫外围两公里处,寸步未动。

唯独夜不收,来回穿梭于城门与营地之间。

此时,榆林卫的城墙上,面对第七次夜不收的盘问,叛军早已按捺不住。

统领怒视夜不收,眼中透出威胁之意,让城墙下的斥候心生警觉。

“我军太子问及,能否进城?”

“你们亡国问了七遍,到底进还是不进!”

说着,叛军首领举弓搭箭,瞄准了夜不收。

意识到危险的夜不收毫不犹豫,拨转马头疾驰而去。

原本敞开的榆林卫城门,正在缓缓合上。

当朱慈烺见到夜不收狼狈返回时,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正是期盼已久的机会。

毕竟,知道城内藏有叛贼的,只有朱慈烺一人。

若贸然出击,名不正言不顺,如今则不然。

“殿下,我前去探问时,城头的将领竟然不耐烦地以箭相射!”夜不收受伤严重地跑到朱慈烺面前,焦急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