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豆灯照夜(2 / 2)

刘建军蹲在面缸前,豆渣菌丝正顺着缸壁攀爬。他舀了勺卤水泼上去,菌丝猛地蜷缩成球状,滚到墙角竟发出轻微的嗡鸣——像极了钟伯旧书店那台老座钟的走针声。

第四幕:卤水迷踪

霜降前夜,豆坊的五口卤水缸少了一尊。柳青攥着铜勺站在空荡荡的墙角,青砖地上留着拖拽的水痕,蜿蜒到刘建军的包子铺后巷。半缸卤水泼在面案上,菌丝老面突然疯狂膨胀,顶开蒸笼盖糊住了抽油烟机。

“这卤水不简单啊。”苏叶的分子检测仪对准残留水渍,“ph值呈周期性波动,像被什么程序编码过。”钟伯的《天工开物》摊在豆渣灯笼下,“煮海为盐”的篇章里夹着张泛黄的字条:“卤中有金,非北斗不可得。”

争执爆发在社区调解室。刘建军的面粉袋还沾着卤水渍,柳青的铜勺柄刻着北斗凹痕。调解员老李的茶杯突然炸裂,菌丝从裂缝钻出,沿着水渍爬成“癸卯”字样。

第五幕:磨心辉光

冬至点灯夜,梧桐街的电路集体跳闸。柳青的石磨却自主转动,磨纹间渗出的豆浆凝成荧光溪流。刘建军的面缸倒扣在地,菌丝老面在冷风中硬化成灯罩,笼住少年宫孩子折的纸船。钟伯的煤油灯搁在磨盘中央,火苗舔过北斗刻痕时,整条街的菌丝灯笼骤然亮起。

暴雨突至,卤水混着雨水漫过青石板。菌丝在积水中疯长成光网,将每户窗棂勾连成星图。柳青的铜勺划过水面,涟漪荡开处,北斗第七星的位置正对刘建军糊满面痂的抽油烟机。晨光初现时,石磨缝里钻出一茎嫩芽,两片豆瓣似的子叶上凝着未干的卤水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