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红衣入京(一)(1 / 2)

龙渊城的晨雾裹着森严,巍峨的宫墙将皇城与市井割裂成两个世界。

往日里车水马龙的朱雀大街如今门可罗雀,商铺半掩着门板,行人匆匆低头疾走,连平日里穿梭街巷的孩童都没了踪影。

守城的禁军换上了玄甲,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腰间佩刀在日光下泛着冷光,城门盘查比往日严苛数倍,过往行人皆要查验户籍文书,稍有迟疑便被拖到一旁搜身盘问。

御书房的铜铃已半月未响,取而代之的是一道又一道由内官宣读的口谕。

三品礼部侍郎因谏言触怒天颜,当夜便被锁拿入诏狱;御史台数位言官被革职返乡,马车驶出城门时,车上还挂着“闭门思过”的木牌。

这些突如其来的变故,像重锤般敲在官员们心头,朝堂之上人人自危,连呼吸都小心翼翼。

此刻端坐皇宫议事厅的并非太子,而是二皇子龙屹轩,他身着明黄龙纹朝服,神色沉稳地批阅奏折,代父听政。

坊间却暗潮涌动,传闻荣王府举旗叛逃,太子因监管不力被软禁在东宫,龙渊皇得知消息后急火攻心,一病不起。

消息虽未明言,却如瘟疫般在城内蔓延,百姓们缩在家中,将门窗关得严严实实,生怕卷入这漩涡之中。

核心官员们私下议论纷纷,他们发现这些日子颁布的口谕虽多,却无一加盖象征皇权的玉玺。

这微妙的细节,让朝堂势力暗流涌动,有人蠢蠢欲动,有人静观其变。

更令人捉摸不透的是国师频繁出入后山行宫,为龙渊皇把脉问诊。

这位神秘的国师精通医术与玄术,他的存在犹如悬在众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那些觊觎皇位的势力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在暗处等待时机。

龙渊城在这诡异的平衡中艰难维持着表面的平静,夜幕降临时,唯有宫墙内的灯火依旧彻夜不熄,映照着未知的风云变幻。

………

龙渊皇寝殿内烛火昏黄,映得帷幔上的蟠龙暗纹都透着几分衰败。

皇上倚在床边,身形单薄得几乎要陷进锦被里,被皇后用软枕半撑着才勉强坐直。

两人面容憔悴,华服下的身形比往日瘦削许多,不复往日的威严。

殿内寂静无声,不见一个侍奉的宫人,唯有门外传来两个小太监偶尔压低的交谈声。

皇后将白玉盏递到皇上唇边,待他喝了口水,才轻声开口:“不知道,霆儿他们到没到玄鹰营。”

话音未落,龙渊皇剧烈咳嗽起来,皇后连忙伸手帮他顺气,指尖的护甲擦过龙袍,发出细微的声响。

“别担心,孩子们一定会好好的。我们只管等他们回来。”皇后温言安抚。

龙渊皇微微点头,声音沙哑:“嗯,不过我是真没想到,国师会出来保下你我的性命,虽说国师不出,那对母子也不敢明面上要我们的命,可如果没有国师,我和你不会像现在这样好过。”

皇后目光柔和,轻声猜测:“霆儿离开前去过后山,也许是霆儿求的国师。”

殿外夜风呼啸,吹动窗棂吱呀作响,却吹不散寝殿内萦绕的忧虑与牵挂。

两人相视而坐,在这寂静的夜里,等待着未知的转机。

………

兰妃寝殿内,鎏金宫灯将凤仪宫的蟠龙藻井映得金碧辉煌。

往日只有皇后能踏足的凤仪宫,此刻已成为兰妃的居所。

鲛绡帐幔随风轻扬,外邦进贡的绒毯铺满地面,翡翠屏风上镶嵌着东珠,奢靡华贵之气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