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敌人逼近,弩兵们迅速藏入戟兵身后,夹杂在戟兵阵列当中。戟兵们则高举长戟,结成紧密的阵型,与冲上来的西班牙兵展开近身肉搏。
罗马戟兵的大戟比西班牙兵的兵器长许多,能刺,能啄,能勾。且阵型层次分明,前后配合得当。
此时,藏在戟兵阵中的弩兵也没有闲着,他们不断射箭,为戟兵提供掩护。密集的箭雨让西班牙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造成了他们大量的伤亡。西班牙兵纷纷在阵前扑倒。
然而,非洲兵并非一无是处,他们高举盾牌,用盾牌格开大戟然后冲入阵中。可弩是能平射的,冲入阵中的非洲兵要么被弩箭射死,要么被弩兵用短剑杀死。激战良久,非洲兵死伤惨重。
塞尔托里乌斯深知象兵在之前的战斗中并未取得预期效果,此次不敢再轻易使用。但罗马军人数毕竟少于西班牙军,塞尔托里乌斯果断传令赫伦尼乌斯他要无论如何都要牵制住凯撒。他的中军则与副将普布利乌斯·赫尔图勒乌斯一起集中兵力围攻小卢西乌斯所在的左翼。
西班牙的卢西塔尼亚步兵在毛里塔尼亚雇佣军和努米底亚士兵的配合下,如潮水般涌来。
毛里塔尼亚雇佣军身材魁梧,手持短矛,在战场上横冲直撞;努米底亚士兵则擅长骑射,他们在奔跑中不断向罗马军射箭。企图包抄罗马军却被阿尔塔薛西斯的骑兵挡住。
小卢西乌斯的左翼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士兵们伤亡不断增加,但他们依旧顽强抵抗,没有丝毫退缩。
罗马戟兵们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和紧密的阵型,一次次将西班牙军的冲锋挡了回去。每当西班牙军试图突破防线,戟兵们便用长戟横扫、直刺,让敌人难以靠近。
弩兵们则在后方寻找机会,一旦发现敌人的破绽,便立刻射箭。双方激战良久,战场上尸横遍野,鲜血汇成小溪,在平原上蜿蜒流淌。
为了鼓舞士气,小卢西乌斯亲自举起了自己的大旗。他身穿戎装,头戴金兜,后背却背着两面小旗。
两面小旗上用汉字赫然写着两句诗:高举鹰旌征异土,深藏汉骨守丹心。
此时的西方人根本就不认识汉字,见了之后都以为是什么图画,小卢西乌斯并不担心被看穿。
小卢西乌斯这么做不仅仅是希望士兵能够看到他,鼓舞士气,更重要的是他怕人从背后偷袭他,特别是朝他射箭或投掷标枪。去年在加拉太王国的培希努城的遭遇他现在仍然记忆犹新。彼时,还是阿贝金纳公主骑奴的阿扎德朝他射箭,真的是让他猝不及防,也因此实打实地感受到了人心的黑暗,乃至有了心理阴影。
为此,他特意弄了一面盾牌背在后背上,这里是他防御最弱的地方。可是,这样一来实在是丑陋,如同一只乌龟一般。
为了掩盖这个槽点,不被人嘲笑,他特意做了两面小旗子插在左右两侧,然后背起盾牌系带子交叉胸前。这个创意当然是来自“水浒”里的双枪将董平,小卢西乌斯也是看过电视剧的。
小卢西乌斯骑在马上,不断指挥着军队,他的声音在战场上回荡:“士兵们,坚守阵地!胜利就在前方!”
在他的鼓舞下,罗马士兵们士气大振,尽管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他们依旧咬牙坚持,与西班牙军展开殊死搏斗。
谁也不知道这场残酷的战斗究竟何时才能结束,胜利的天平又将向哪一方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