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者是个看起来不到三十岁的人,衣服洗的有些发白,身形瘦削但却精神矍铄。
他对车夫笑了笑:“劳驾了。”说完便上了马车。
而在见到车里的赵峰信后,他一点也没有感到惊讶,老老实实的拱拱手:“见过陛下。”
赵峰信冷冷的看着他:“看来你早就知道马车里的人是我了,说说吧,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唱歌者答道:“当初在乾国都城时,我曾见到过赵府的车夫,正是现在给您驾车之人。
而现在能够乘坐赵府马车的人,想来想去也只有陛下您了。”
“所以说你早就认出了我,故意在集市上唱歌来自荐。”
“没错,草民想为陛下所建立的唐国出一份力。”
“那你先回答我几个问题,你叫什么名字,你有什么能耐?”
唱歌者淡然道:“我叫做严哲,原本应该是去年乾国的科举状元。”
赵峰信终于想起了对方的存在,惊讶道:“你就是那个因为父亲的名字问题,所以即使中了状元也被刷下来的严哲?”
“没错,我就是那个倒霉蛋。”
严哲的父亲名为严进,原本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手艺人加农民,赚钱也不多,不过他人穷志不短,很清楚读书的重要性。
他这一辈子已经定型了,但后代却仍旧可以塑造、
于是乎,他花了家里所有的钱来供儿子严哲上学,严哲亦是个极其争气的小子,从县试开始成绩一直都是第一名,直到考完了进士科都不曾落到过第二名!
按理说严哲当授状元,他自己当时也是春风得意,觉得终于迎来了改变命运的机会,也能够好好的报答父亲的栽培之恩。
然而,意外却突然发生了。
严哲的文采确实很厉害,可他存在一项重大缺点--他的出身太低了。
乾国的各大豪门怎么能看到一个穷小子成为状元呢?这不是相当于打他们的脸!
于是乎,他们以着严哲的父亲严进的名字中带有“进”字为借口,认为严哲不能成为进士,否则就是“犯忌讳”!
如此拙劣的指责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是借口。
可是,在豪门的操纵下竟然硬是把这件事办成了铁案,本应该发给严哲的状元头衔和进士身份皆被取消,并且勒令严哲一辈子都不能再次参加科举。
赵峰信的父亲赵翼在听说这件事后,曾经据理力争的豪门争辩了几句,只可惜人微言轻,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气得赵翼回来之后和赵峰信吐槽过好几遍这个事,也正是因此,赵峰信才能记得严哲的事情。
自报家门后,严哲正色道:“陛下,严哲苦读圣贤书二十载,也曾为了磨练自己而游遍民间,自以为学到了些能耐,可惜无处施展,还请陛下能够收留一二!臣必定不会让陛下失望的!”
赵峰信沉吟道:“严哲,你的能耐我是认可的,毕竟连中三元不是一般人能做到。只是,我如何才能信任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