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家访送礼(2 / 2)

王校长点头,从抽屉里取出张《教师转正申请表》:“明珠,”他的声音里带着释然,“县文教局的同志说,你的‘棉桃算术法’要在全县推广,”他指向表格,“只要补全这张表,年底就能转正式教员。”

沈明珠的指尖在表格上停顿,看见“家庭成分”栏已经填好“贫农”,赵铁柱的私章盖得端端正正。她忽然想起地窖里的《贫农成分登记表》,想起沈默轩用野漆树汁伪造的霉斑,终于明白,有些“真相”,需要用集体的名义来浇灌。

“校长,”她递过腌菜坛,“这坛菜,您分给其他老师,”她指向坛口的麦穗纹,“就说‘第三生产队的革命心意’,”她忽然轻笑,“张老师的孩子夜里闹肚子,用这菜汤泡馍,准保见效。”

离开校长家时,沈明珠看见虎娃蹲在门口,手里攥着个棉桃壳书签——那是她上周送的,里面藏着极小的灵泉结晶。孩子抬头时,她忽然压低声音:“虎娃,你爹在林场扛的‘抗虫松木’,”她指向远处的山林,“是山神爷挑的‘集体木材’,知道不?”

虎娃重重点头,眼睛亮晶晶的:“明珠姐,我作文里写了,”他晃了晃作业本,“‘沈老师的算术棒,是毛主席思想变的麦穗’。”

更深露重时,王校长坐在炕头,看着婆娘用沈家的枇杷叶煮水,咳嗽声果然轻了。他翻开沈明珠的《教学计划》,看见“工农兵算术”章节里,每个例题都与第三生产队的工分、粮囤相关,忽然发现,那些看似普通的数字,竟与沈家鸡窝的编号一一对应。

“他爹,”婆娘捧着搪瓷缸过来,“明珠妹子的菜,”她压低声音,“比供销社的咸菜鲜十倍,”她指向坛口的麦穗,“你说,这是不是……”

“嘘——”王校长立刻摆手,眼镜片在油灯下反光,“有些事,”他敲了敲《毛泽东选集》,“群众的智慧,比咱们想的深。”他忽然轻笑,“明天去学校,把沈老师的转正申请放进‘又红又专’档案夹,李富贵的算盘,打不进咱们的账本。”

五更天,沈明珠蹲在空间的辣椒田边,看着金斑野椒在黑土上摇曳,叶片脉络自动拼成“转正”二字。她知道,这场家访送礼,不过是沈家在教育系统的又一次深耕——当灵泉腌菜摆上校长的饭桌,当棉桃算珠走进每个课堂,秘密,便在这咸香与墨香的交织中,在集体与个人的互惠里,悄然成为了时代教育的一部分。

王校长的油灯在窗外熄灭,沈明珠摸了摸胸前的棉桃壳吊坠,里面的灵泉结晶还带着体温。她忽然明白,在这个年代,最有力的通行证,从来不是光鲜的档案,而是让每个关键人物,都在不经意间,成为秘密最坚定的守护者。

晨雾漫过公社小学的操场,沈明珠的布鞋踩过昨夜掉落的腌菜坛碎屑,坛口的麦穗纹在晨露中若隐若现。她知道,当王校长在教师例会上举起沈家的腌菜,当转正申请表盖上最后一枚公章,沈家的秘密,终将在这层层叠叠的“集体成果”中,永远鲜活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