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队长默许(2 / 2)

“哥,咱就顺着赵铁柱的意思,”他用炭笔在木板上画着麦穗,“把空间小麦的秸秆染成普通颜色,麦穗留下金斑,就说‘新品种特性’。等麦收时,咱往囤子里掺三成空间麦,剩下的藏进西北坡的岩洞。”

沈秀兰忽然指着窗外:“赵铁柱的婆娘来了,怀里抱着个瓦罐,怕是又来讨腌菜。”她迅速将空间棉种塞进灶膛,拍了拍衣襟上的金斑——那是用灵泉花粉染的临时印记,专门用来混淆视线。

“他婶子,您可来了,”大姑沈刘氏迎上去,故意提高声音,“秀兰刚腌了新的三和菜,正要给您送呢。”她接过瓦罐,里面躺着两根蔫黄瓜,“哎哟,这黄瓜咋冻成这样?我用灵泉水泡上,明早保准脆生生的。”

赵铁柱婆娘摸着瓦罐上的麦穗纹,眼神闪烁:“他大姑,我家铁柱最近总说心口疼,您家那‘铁胆木’灰,能不能再给点?”她压低声音,“我听见他在公社说,试验田的麦子要是亩产过千,就让沈家多留两成口粮。”

沈默轩在里屋冷笑,知道赵铁柱这是要借“高产”给自己脸上贴金。他掏出片灵泉泡过的山楂干,递给对方:“婶子,这是后山的野山楂,泡水解腻,您带回去给叔煮水喝,比药铺的山楂丸还管用。”

黄昏时分,沈家三兄妹在后山的岩缝里开会。沈默诚摸着新打通的空间入口,潮湿的石壁上渗出灵泉水,在月光下形成细小的金链:“小轩,西北坡的岩洞能藏五担粮食,够咱应付两次清查。”

沈秀兰铺开从供销社带回的布票:“王主任说,只要咱每月供应两匹‘麦穗纹土布’,他就能把沈家的工分记成‘技术组’,不用参加凌晨的出工。”她忽然看向沈默轩,“但他问起棉花的秘方,我只能说‘后山的野棉,喝了山泉才长好’。”

沈默轩点头,望着空间里新孵化的雏鸡,绒毛上的金斑比普通鸡苗亮三分:“明天开始,咱把空间作物分成三等:一等交集体,二等换物资,三等留家用。记住,金瓤薯只给赵铁柱和干部,普通社员分带虫眼的,免得招人忌恨。”

更深露重时,沈默轩独自进入空间,发现黑土边缘的金斑纹路连成了片,形成类似麦穗的图案。他忽然想起《农正秘典》里的“应时篇”:“土应天时,种顺民意,藏于众而显于时。”或许,让赵铁柱默许的关键,从来不是威胁或贿赂,而是让他相信,沈家的“新品种”能成为他向上攀爬的阶梯。

赵铁柱的梆子声在村口响起,这次喊的是“试验田施肥”。沈默轩看着大哥往粪筐里掺空间腐叶土,忽然听见远处传来驴车声——老陈的黑市货车来了,车斗里藏着他用腌菜换的化肥,还有县医院的消炎片。他知道,这场与队长的博弈才刚刚开始,但只要空间的秘密还在,沈家就能在“集体”的庇护下,继续耕织属于自己的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