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院。
文颐斋带着三只软乎乎的小团子,出来踏青。三月春回大地,树上渐渐长出新芽。
知识不能局限于课本上,需要应用到实践中。
文颐斋真不愧是书香门第出来的老教授,学识相当之渊博。
既能旁征博引“芸窗倦倚何山翠,暖霭轻笼日脚斜”,生动形象赞美柳树间冒出的叶芽,又立刻能谈到二十四节气的物态变化。
小团子们正如土壤里刚刚冒出来的春芽,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
原来文字还能如此优美,原来世间万物运转都是有规律的。
就在这时,一道不和谐的声音传来:“霍满满,你爸是不是有精神病啊?”
满满双手叉腰,腮帮子气得鼓起来。
刚要开口反驳,忽然想到文颐斋这些日子的教导,不要陷入自证的陷阱。
他很是沉得住气,先不动声色地观察说话的那个妇人,是张极其陌生的面孔。
但,对方眼里是明晃晃的恶意。
显然是觉得他是个小孩子,什么都不懂,故意拿话来诓他。
要是自己和妹妹被吓到了,哭着跑回去,说不定还会做实对方的话。
这种低级的小伎俩满满才不会上当!
他,可是要做全天下最厉害的警察。
满满小脸认真地问:“老奶奶,你是不是偷偷从医院跑出来的?”
那名妇人不过才三十多岁,被一个小屁孩叫奶奶,差点气得吐血。
“小孩,你眼睛不好,才要上医院去看看!”
“可是老奶奶你发病起来胡言乱语的样子,跟我疯掉的奶奶好像哦。”
满满歪起脑袋,用最天真无邪的声音说着气死人不偿命的话。
“让我爸爸给你儿子推荐大夫,说不定你还能跟我奶奶一间病房,老姐妹儿还能一块唠唠嗑。”
妇人:?
神他妈老姐妹!
要不要听你这个小王八蛋在说什么玩意儿?
偏偏单纯的小狗蛋,听到满哥这么说,顿时拉着夏夏躲到了姥爷身后,“不好!有神经病跑出来了。”
小孩子最会有样学样。
其他小朋友听到后,纷纷跑过来指着妇人大喊“神经病”。
妇人气得脸都扭曲了一下。
扑哧!
周围看热闹的人忍不住笑出声来。
谁不知道卢大嫂的丈夫也在上升期,要是能把霍东临挤下去,就会少一个强劲的对手。
她本来想打打嘴炮,拿捏霍家两个孩子,谁想到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正巧姜宁宁骑着自行车过来,卢大嫂眼尖瞧见她,小跑上前拦住去路,声音又尖锐又刺耳:“小姜干事,你儿子造谣我脑子有问题,你管不管?”
姜宁宁心里本就急得不行,还遇上个找茬的,当即想也不想怼回去:“脑子有问题的人才会在意别人说她脑子不好,就像我婆婆。”
时刻不忘记给田翠芬打标签。
卢大嫂一股气憋在胸口,只觉得发不出来,又不甘心咽回去。
那张脸又青又红,跟打翻了颜料桶似的。
“妈妈!”
两团子飞奔过来。
文颐斋走在最后面,脸色有些羞赧:“我带孩子们出来踏青,没想到碰上个脑子不正常的。”
老爷子是个体面的文化人,哪懂得妇人间那些弯弯绕绕,突然跑出来一个人莫名其妙地说霍东临是神经病,那不是脑子不正常是什么?
孩子就算了,文颐斋德高望重,是军工研究所的特聘专家。
卢大嫂惹不起他,一时间也找不到反驳的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