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国库空虚臣推诿,君王忧民夜难寐(2 / 2)

次日五更三点,天色尚未破晓,宣政殿前的广场已是一片繁忙。百官们陆续到来,他们的朝服在微弱的晨光中闪烁着各种颜色的光芒,仿佛给这个清晨增添了几分庄重和神秘,伴随着偶尔的低声交谈。

“张大人早上好!”一位穿绯色朝服,银带垂于腰前,佩剑闪烁着寒光,穿朱色朝靴的五品管员向着一位穿紫色朝服的四旬官员打招呼道。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尊敬和亲近,显示出他与这位官员之间的良好关系。

“伯庸早上好!”四旬官员拱手回礼道。他的脸上露出和煦的笑容,眼中闪过一丝温暖。这位四旬官员乃是户部侍郎张辉,而被他称为伯庸的年轻官员则是姓崔,字伯庸,乃清河崔家的人。其父崔瑾,正是张辉的顶头上司。此时称呼年轻官员的表字,也透露出两人之间的亲近。

在宣政殿广场前的另一个角落,几名官员围在一起,低声讨论着昨夜收到的消息。“听说了吗?昨夜陛下收到华北道节度使的急报,说是河南地区在中秋前出现特大洪灾,无数百姓流离失所。”一位官员低声说道,他的声音中透露出几分担忧和忧虑。

“听说了,本次洪灾淹没了河南地区无数良田家园,实在太惨了。”另一名官员回答道,他摇了摇头,嘴上为河南招灾的事情惋惜,可是神情却不那么自然,仿佛这是一件小小的事。他的心中或许在想着,这场洪灾对于自己的利益会有何影响。

官员们围绕着这个话题继续讨论着,他们的声音时高时低,不时传来阵阵叹息声,他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人表示要捐出俸禄帮助灾区百姓,有人则提议朝廷应立即拨款赈灾。他们尽力表现出一副忧国忧民的情态。

然而,在这忧虑和关切之中,也不乏一些官员心存侥幸,他们认为这次洪灾与自己无关,或者认为朝廷会派遣官员前去赈灾,自己无需过多操心。这种心态的存在,无疑为接下来的早朝增添了几分复杂和不确定性。

此时,皇宫中的环境也仿佛与官员们的心情相呼应。清晨的雾气在宫殿间缭绕,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微风吹过,带来了些许清凉,但也夹杂着几分沉重和压抑。

正所谓:

国库空虚相推诿,

争论不休无一计。

帝王怒喝心悲切,

彻夜无眠忧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