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下了三道圣旨?(1 / 2)

“绝非如此!”杨士奇浅笑一声,道,“殿下误解了。”

“吾等君子行事,理应坦荡无私,怎会做出栽赃陷害之事?”

“此事万万不可为。”

朱允熥被呛得一阵咳嗽,缓了缓才道:“那么你适才所言,究竟何意?”

“我的意思是,我们要寻觅真凶。”杨士奇道,“经多方查证,可确定除却朴氏残党外,再无其他可能的真凶。”

“至于是谁指使朴家贼徒,则另当别论。”

他稍作停顿,唇边泛起一丝笑意,缓缓道:

“吴王殿下顾念手足之情,不愿伤了兄弟间的情谊,自然不会深究此事。”

朱允熥瞳孔骤然放大!

杨士奇仿佛自言自语地续道:“若不追究,所有疑点便会悬而未决,不知不觉间,又将指向献王殿下与吕妃娘娘。”

室内烛火忽地一阵摇曳。

门窗紧闭,本不该有任何风进入。

但烛焰太过纤细,极易随风颤动。

昏暗的光晕随之晃动。

“不仅如此。”

杨士奇又笑了,“殿下长兄八岁早亡,而殿下之母诞下您后数日便辞世。”

“还有殿下父亲。”

“先太子染疾卧床数月,终究未能痊愈,不幸离世!”

“这一件件事,皆未必毫无蹊跷。”

“这世间诸多事情,并不需要确凿证据。”

“许多事,根本无需查明,也永无可能查明!”

“并非所有的事情,人们都能知晓**。”

“公堂之上,即便三推六问,依旧有无数冤案错判,更何况是尘封已久之事。”

“只需我们轻轻播下怀疑的种子,它自然会在人心深处扎根生长。”

“人心一旦滋生疑虑,万物都将为之改变。”

“这便是疑心生暗鬼。”

他停顿片刻,深深吸了口气,轻声道:“当今圣上,向来是个多疑之人。”

朱允熥呆呆地看着他。

此刻,朱允熥忽然觉得杨士奇无比可怕!

他并未设下任何阴谋陷阱。

他只是在操控人心罢了。

人心的波动,才是最致命的阴谋诡计。

比任何计谋都要奏效得多!

能在五个王朝中生存,并且在内阁四十年屹立不倒者,确实非同小可。

他如今年纪轻轻,就已具备这般心计谋略。

可以预见,若给他更多时间磨砺,又会达到怎样的高度!

怪不得历史上那位杨士奇能够坚持四十年不倒!

还好,

他是我们这边的人,为己所用,而非敌人。

他的计谋,皆出自我手。

朱允熥说道:“那就照你所说的去做吧。”

“不过,切记不可露出破绽!”

杨士奇微微一笑,“我什么也没做,又哪来的破绽可露呢?”

朱允熥也不禁随之笑了。

杨士奇接着说道:“另外,殿下需要卧床休息几日,表现出伤势严重的样子。”

“我略懂医理,深知头部疾病复杂难辨。”

“即便是最顶尖的医者,也无法确定诊断。”

“太医院的御医再厉害,也看不出来什么。”

“这样一来,陛下既会对殿下的伤情感到心疼,又会感激殿下展现的仁德,而对于殿下那位兄长嘛……”

杨士奇淡然一笑,其意不言而喻。

“好!”

朱允熥答应了。

为了帮助朱允炆和吕妃摆脱困境,多卧床几天又何妨?

他突然想到一件事,于是将退朝后与老朱交谈并进谏的内容,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杨士奇。

朝堂之事,众人皆知,无需赘述。

但之后的事情,只有他和老朱两人在场,杨士奇自然不可能了解。

听完朱允熥的话,杨士奇击掌称赞:“殿下实在非常人。”

“这个创办军事学院和实施双主官制的办法,确实独具匠心,惊世骇俗,大胆却精妙无比。”

“有了这两项措施,困扰千年的武将专权问题,必将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妙哉!妙极了!”

“如此高明的方法,也只有殿下能想得出。”

“我无论如何也是做不到的!”

“殿下才华远胜于我!”

他的神情中满是真诚,充满敬仰。

这些年,尽管他四处漂泊,讲学读书,却始终坚守理想,未曾放弃。

心中始终挂念着国家百姓,也在不断思考如何治理国家、拯救民众、强化军队的大政方针。

杨士奇从未想过有这样的妙策。

他对朱允熥由衷钦佩。

自己只能谋划些计谋,费尽心机,终究不过是小聪明罢了。

而吴王殿下却能想出如此精妙的治军之法,这才是大道啊!

吴王真是大才!

杨士奇对朱允熥的敬仰又加深了。

他虽未中举,却是真正的读书人。

心中所想的也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