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和黄子澄互相对视一眼,顿时手脚发凉,心中充满了失落与恐惧。筹划许久的计划终成泡影。原以为能让陛下收回朱允熥的权力,现在却成了江山传于其人!
不!绝不能接受!
怎能轻易放弃?
不止他们二人,不少文官也心有不甘。献王朱允炆向来谦逊有礼,熟读儒家典籍,深得文官们喜爱。若是朱允熥这样粗鲁无礼之人继承大统,实在令人绝望。
然而,此时无人敢出言反对。吴王仍在痛哭,陛下也在安慰,此刻若有人提议废立,无疑是自寻死路。
众人只能在一旁默默等待,静观事态发展。
听到朱元璋的话,朱允熥哭得更加悲切:“皇爷爷,我不要啊!什么大明江山,我不稀罕!我只想要爹爹活着!”说着,哭声愈加凄厉。
老朱哭得泪水横流,心如刀绞,将朱允熥紧紧抱住:“这绝对不行,你父亲已逝,守护大明的重任如今落在你的肩上。”
“唯有如此,你在天上的父亲才能欣慰,才能欢喜。”
“你是个好孩子,必须坚强起来。”
朱允熥哭了一阵又一阵,在老朱多次劝慰之后才渐渐止住眼泪。
“皇爷爷,我可以承担起大明的重任吗?”
他哭得通红的眼睛肿得厉害。
这样的神态显得格外悲伤无助。
说话间仍带着哽咽。
朱允熥甚至对自己这种表演感到惊讶。
原来情感只要用心培养,真的能够装出来!
一旦投入其中,就能表现得真实自然!
“当然能,肯定能!”老朱说道:“你随便写下的诗词文章,就胜过很多饱学之人。”
“你年纪轻轻就知道粮食的珍贵,懂得珍惜。”
“你发明的滚筒式油印机让天下无数读书人受益,功德无量。”
“你还敢独自前往锦衣卫,带人搜查凉国公府,抓捕名震大明的将军。”
“这说明什么呢?”
“说明你学识渊博,聪慧过人,同情百姓疾苦,勇敢果断,敢于做他人不敢做的事情。”
“你将来必成一代贤君!”
朱允熥默默握住了老朱的手,没有回应。
老朱牵着他转过身,目光扫向群臣,最后停留在蓝玉身上。
“凉国公蓝玉为国征战多年,功勋卓着。”
“虽有过错,但也是人之常情。”
“忠心耿耿,不失大义,精神可嘉。”
“谨遵圣命,不自夸功劳,反而主动认错,堪称臣子榜样。”
“现决定从今日起,改封凉国公为梁国公,赐钱百万!”
朝堂之上,众臣目瞪口呆。
蓝玉所犯之事就这样被一笔勾销了吗?
不予追究了吗?
更重要的是,蓝玉刚才公然承认有篡位之心,大逆不道!
皇帝不但不惩处他,还对他进行奖赏,这……
大臣们完全傻眼了!
这是陛下的旨意吗?
没听错吧?
此时,蓝玉已经欣喜若狂。
自昨日朱允熥下令抓捕,至今**负荆请罪上朝,蓝玉心中所能期待的最佳结果,也不过是保住性命罢了。
再怎样挣扎,终究难逃贬谪惩罚的命运。
这样的结果,已是极好的了。
毕竟,文官集团绝不会轻易放过他。
那些觊觎储君之位的皇子、皇孙们,更是不会容忍他的存在。
在这局势下,可谓满朝皆敌。
平日里既厌恶他又忌惮他的官员,此刻也会纷纷跳出来,借**击报复。
而且,老朱确实有意要对付他。
他的存在,是对皇权的一种潜在威胁。
虽然目前无法对老朱构成直接危害,但未来可能影响到大明的继承人。
因此,老朱决意除掉他,为后继者铺平道路。
尽管朱允熥迅速派遣锦衣卫行动,让众人猝不及防,但从各种迹象来看,此事恐怕代价不小。
主动交出兵权,能够全身而退,就已经算是幸运。
谁能料到,最终不但免于惩罚,反而立功受赏!
当初老朱原本打算封他为梁国公,但因一些失误,改为“凉”字。
这小小改动,表面上无足轻重,实则意义重大。
更重要的是,这表明老朱对他的态度已经彻底转变。
蓝玉自然欣喜若狂。
急忙跪拜谢恩道:“臣蓝玉叩谢陛下厚恩!吾皇****万**!”
站在一旁与蓝玉交好的武将勋贵们,早已按捺不住,赶忙上前为他解开绳索。
而文官们还是一头雾水。
他们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所见所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