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怎么无缘无故哭了?(1 / 2)

“标儿有你这样的儿子,便可含笑九泉了。”

朱允熥低头不语,泪水已在眼眶打转,轻声呼唤:“父亲大人……”

“唉!”老朱长叹一声,随即笑道:“怎么无缘无故哭了?”

“都是我的错,提起你爹让你伤心了。”

朱允熥依旧低垂着头,擦拭眼角,做出悲伤的模样,默不作声。

朱元璋吩咐道:“来人,把这副对联抄写三千份,分送京城的皇室宗亲和所有有官职的人,每人一份。”

“我要他们永远铭记这两句话。”

稍作停顿后,他又开怀大笑:“也让那些轻视我们朱家、认为我们朱家出身寒微的文人看看,我们朱家也有知书达理之人,我的孙子写的这些,比那些整天舞文弄墨的文人强得多。”

洪武年间,朱元璋登基称帝后,常被政敌文人讽刺出身寒微,目不识丁,出身田亩。这让他内心深感不安,却也因此滋生了些许骄傲。

太监们闻声上前,接过对联后即刻离去去抄录。

朱元璋又笑着问:\"熥儿,你写了副如此佳妙的对联,朕自然要赏你。你想得到些什么?\"

朱允熥忙答:\"恳请皇爷爷立我为皇太孙,将皇位传于我。\"

\"你……\"朱元璋抬手点着他,怒气汹涌地说:\"胆敢放肆!\"

\"大明江山岂容你随意要求?\"

\"你知道今**在朝廷上所言会引发何等后果?\"

\"你不顾颜面,朕尚且爱惜名声!\"

\"今日看在你是初次犯错,暂且饶你。\"

\"日后若再妄言,定不会轻易放过!\"

朱允熥满不在乎地撇了下嘴。

明明是你先问的,说了又不兑现,还要责备我……

\"无论怎样,皇爷爷绝不能立我二哥为储君,他实在不配。\"

朱允熥说道:\"皇爷爷立谁都行,就是不能立他。\"

朱元璋瞪大双眼,怒火再次升腾。

但他克制住了情绪,说道:\"炆儿是你二哥,从小一起长大,年纪也相仿。\"

\"我听闻你们兄弟感情甚笃。\"

\"你为何坚决反对他继任储君?\"

朱元熥道:\"皇爷爷,公私分明。\"

\"我和二哥感情深厚是私谊。\"

\"二哥不适合当皇帝,这是关乎国家百姓的大事。\"

\"我怎可因私废公,置江山社稷不顾?\"

朱元璋冷哼一声:\"公私分明说得真好,振振有词!\"

\"罢了罢了,我不想再谈这个话题。\"

\"你也长大了,该去做些正经事锻炼自己。\"

朱允熥眨眨眼,急切问道:\"皇爷爷是否要给我安排差事?\"

\"自元末起,天下动荡,盗匪横行。\"

\"沿海地区,倭寇侵扰民众,烧杀抢掠,无所不为。\"

\"一些奸商、盗贼及张士诚残部混入其中,时而为寇,时而为民,导致倭寇屡剿不灭。\"

“为根除倭寇之害,先前已颁令禁海,寸板不得下水。”

“然而此令虽下,执行却不尽如人意。”

“官府之中,总有那胆大包天之人,与唯利是图的商人乃至倭寇暗中勾结。”

“他们私底下出海,做着违法之事。”

说着,老朱从袖中取出一份案卷。

“这是下面呈上的调查材料。”

“金陵城里,有富商与倭寇串通,干着些见不得光的买卖。”

“今晚,你带上锦衣卫,将朴家抄没。”

朱允熥愣了一下。

抄家?

这种事直接让锦衣卫去做不就行了吗?

为何一定要他领头呢?

再说,抄家能有什么历练?

正在思索间,却听见老朱继续说道:

“记住,若朴家人敢反抗,可格杀勿论!”

“办完此事,朕就封你为亲王。”

朱允熥再次一怔,目光凝视着老朱。

皇帝的儿子十岁便封亲王,但他身为太子之子,只封了郡王。

“莫非封亲王还不满意?”老朱冷笑一声。

朱允熥低下头,默然不语。

“你的想法朕并非全然不知。立储之事,暂且搁置。”

“你若办事妥当,朕自会留心。若是你真有能力,朕也不是不能让你继承大统。”

老朱挥了挥手:“去吧,好好做事!”

------------

朱允熥告退离去。

刚出门,锦衣卫指挥使蒋瓛便踏入院子,毕恭毕敬地呈上一幅画卷。

老朱接过展开,正是朱允炆与朱允熥兄弟交谈的场景。

画卷旁以小字详细记录了二人的对话。

若朱允熥看到,定会惊诧万分。

因为所记内容一字不差。

老朱仔细看过一遍,脸上毫无波澜。

“陛下,微臣先行告退!”蒋瓛行礼道。

“你觉得今日之事如何?”老朱突然问。

扑通!

蒋瓛双膝一软,重重跪下。

“陛下,微臣万死不敢议论皇孙,请陛下饶恕!”

他竭力叩首,身子不住地颤抖,似是被吓到了极点。

“罢了,不必再磕了。”

老朱挥袖说道:“难得你能认清自己的位置,我们也无意刁难于你。”

蒋瓛顿时喜出望外,急忙又磕了一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