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福转为祸(1 / 2)

若朴家在外还有余孽,对他们怀恨在心,也是常理。

然而,事情真的那么简单吗?

杨士奇知道朱允熥心中疑惑,苦笑一声:“人都死了,死无对证。”

“要想揪出幕后主使,恐怕不容易。”

不过。

他说到此处,话语便骤然停住。

转而站起身来,走到门外察看了一番,又叮嘱守卫务必严加防范,不得让任何人接近。

甚至特意仔细检查了邻室的情况。

待所有事情安排妥当后,杨士奇才回到室内。

他低声说道:“接下来的话,从我口中说出,被殿下听见,绝不能让第三人知晓。”

朱允熥看到这般谨慎的模样,躺在床榻上的头微微点了点头。

杨士奇这才继续说道:“陛下醒来之后,毫无缘由地责备了秦王,下旨让他饱受杖刑之苦。”

“据说伤势不轻,秦王恐怕要在床上休养许久。”

难道是秦王派来的人?

老朱得知此事后,才下手对付他?

朱允熥陷入沉思。

以秦王的性格,派人行刺自己的侄儿这种事,他确实干得出来。

会是他吗?

此时,杨士奇话锋一转,说道:“殿下,请容我直言,福祸相依。”

“殿下在朝堂获胜,出宫后却遇刺,这是福转为祸。”

“但只要妥善利用这件事,我们精心策划,就能化险为夷,从中获得巨大利益,这就是祸转为福了!”

---

室内一片静谧。

刚才杨士奇已多次核查外面以及邻室的情况,并且命令侍卫在外严密看守。

即便是一只苍蝇,也别想飞进来。

朱允熥见他如此慎重,便开口道:“若有想法或计划,杨先生不妨直接讲来。”

杨士奇沉吟片刻,道:“殿下此次受了惊吓,心中是否已有打算?”

“那是必然的。”朱允熥回答,“若能找到真凶,定要除之而后快。”

别人想要他的性命,他自然不会心存仁慈。

那些欲置他于死地之人,不除掉他会觉得不安。

哪怕是秦王朱樉本人。

亲叔叔又如何?

对方都不顾忌与他的情分,他岂能有所顾忌?

传闻秦王朱樉平日对家仆极为苛刻残忍,这或许是个突破口。

杨士奇目光游移不定,沉默良久,才开口:“若殿下只是凡人,或是江湖侠客,自然可以随心所欲地**。”

---

“然而殿下即将承担天下重任,继承大明江山,这般情绪,还是收敛为妙。”

“统治者在某些时刻,不可像普通人一样有喜怒哀乐,而是要让一切服务于政治利益。”

朱允熥惊讶地注视着他。

杨士奇说道:“北元王保保屡次领军阻挡我朝北伐,且大败明军,杀害我方将士无数。”

“殿下认为,陛下对他是否怀恨在心?”

“但事实上,陛下却命秦王迎娶王保保之妹王月悯,并册封为正妃。”

“借此与王保保缔结婚姻联盟。”

“殿下可知,陛下此举有何深意?”

话语落定,室内一片寂静。

朱允熥并未作答。

因为答案显而易见。

许久之后,朱允熥才开口:“你是说,统治者应抛开个人情感,无论爱恨恩怨,皆以政治利益为重。”

“可若无情感,人与行尸何异?”

“皇爷爷性情中人,并非冷血之辈。”

他明白杨士奇所言无误,从道理上讲确实如此。

但若真如其言,那他自己又算什么?

冷酷的政治工具吗?

还算人吗?

杨士奇笑着回应:“人非草木,岂能无情?”

“我并非劝殿下抛弃情感,殿下自可随性而为。”

“我只是希望殿下明白,在必要时需抑制个人情感,比如此刻!”

朱允熥冷声道:“即便我能宽恕他,但他意图害我。”

“这无关紧要。”杨士奇轻摇其头,“若殿下仅是一介平民,有**加害于你,自当先发制人,设法除之,此乃常理。”

“犹豫退缩只会让自己处于劣势。”

“对敌人的仁慈便是对自己的残酷。”

“然而殿下非同凡人。”

“作为统治者,有人想要取殿下性命再平常不过。”

“作为统治者,殿下注定会有数不清的敌人。”

“作为统治者,绝不可能将所有对手一网打尽。”

“殿下有护卫在侧,只需防范得当,他们便构不成威胁。”

朱允熥微微蹙眉。

杨士奇所言句句属实。

身为高位之人,注定会有数不尽的仇敌。

国内有因失利而心生怨恨者,有因政令受损之人,也有各式各样的反对派……

国外更有敌国与敌对势力。

一个国家的领导者怎能毫无仇敌、毫无对手呢?

只要身居高位一日,便免不了无数的明争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