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面容严肃,说道:“身份地位并不重要,我相信你,那你就可做我的师父。”
杨士奇问道:“这是陛下的意思,还是殿下的意思?”
朱允熥笑着答道:“皇祖父或许还不认识你,但他老人家已经亲口允诺我可以自主选择师父。”
“只要你愿意,我现在就可以正式拜师。”
杨士奇并未立刻回应。
沉思片刻,他轻声问道:“请问殿下,草民是否能加以拒绝?”
……
(pS:今天额外多更新一章,即将进入**阶段,恳请大家投些月票和推荐票吧……新书需要大家的支持!此外,最重要的是每日坚持阅读,切勿养成弃书的习惯,这样能让本书获得更多推荐机会,走得更远。诸位注定今年将大获丰收的读者大人,请务必帮忙!)
朱允熥再次愣住,本以为杨士奇必定欣然同意,岂料对方刚开口便询问能否拒绝。
此时,外头传来了声响。
原来是酒菜已准备妥当。
当下命人端进来,依次摆放整齐。
二人各自落座,待仆役退出,屋内再无旁人,朱允熥这才提起酒壶,为杨士奇斟上一杯酒,也给自己倒了一杯。
他举起酒杯,一饮而尽,笑着说道:“你绝不会拒绝的!”
杨士奇道:“吴王殿下为何这般笃定?”
“草民听闻殿下在朝中的作为。”
“殿下英勇无畏,行事出乎常人意料,令人敬佩。”
“然而殿下目前的处境不容乐观,甚至可以说是危机四伏。”
“若我成为殿下的导师,自此追随殿下,便是九死一生。”
“圣贤之道,不立危墙之下。”
“家中还有年迈的母亲需要赡养,不得不保重自身。”
朱允熥又倒了一杯酒,却不饮用,而是拿起筷子夹菜。
入口之后,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不得不说,开国公府的厨艺相当出色。
这菜肴看起来极为精美,他也不知是由何种珍馐制成,但滋味确实绝佳。
常升果然不负常遇春之名,实在懂得享受生活!
“你自幼丧父,后来母亲改嫁,继父又因触怒权贵而被发配边疆,客死异乡。”
“自此之后,你便与母亲相依为命,艰苦度日。”
“即便如此,你内心的抱负从未消逝。”
“君子志向高远,虽身处困境亦不变初衷!”
“可纵使你才华横溢,科举之事从非仅凭才华便可成功。”
“翻阅史册,才智超群、学识渊博者科考屡屡落榜的例子数不胜数。”
“更何况,即便你侥幸上榜,中得进士甚至夺得状元,也不过刚刚踏入仕途。”
“官场如海,波涛汹涌,你既无权无势,又无任何后盾可依仗,若想攀爬上去,谈何容易?”
“对他人来说,只要能当上官,即便只是做个偏远小县令,也足以满足。”
“治理一方,掌管一地,何等风光!”
“然而对你而言,恐怕只会感到深深的失望。”
“你绝不会甘愿这样虚度一生。”
“男子汉生于天地之间,理应有所作为。”
朱允熥举杯饮酒,微笑说道:“你既无权无势,又无根基,即便通过科举踏入仕途,这一辈子也难有大出息。”
“不如投奔于我,做我的老师。”
“助我取得储君之位,日后若我登上大位,你便是帝师,也会成为留名青史的重要大臣。”
“唯有如此,你才能施展抱负,不虚此行。”
稍作停顿,他凝视着杨士奇,一字一句地说:“所以,无论风险多大,你都不会拒绝。”
“这世上哪有什么两全其美的事,无风险哪有回报?”
杨士奇面露复杂的神色,最终化为一阵大笑。
“殿下英明睿智,远胜常人,竟能一眼看透草民的想法,实在令人钦佩。”
他起身拱手施礼,深深鞠躬。
朱允熥笑道:“所以你之前故意说要拒绝,是怕我请了你做老师,却不采纳你的建议和计策?”
杨士奇微微点头,道:“这正是草民最忧虑的事。”
“殿下年轻有为,才华横溢,古今罕见,天资聪颖。”
“然才高易自矜,聪慧易自满。殿下对自己信心满满,恐怕不易听取他人的意见。”
“唯有让殿下明白自己处境的危险,稍有不慎就会坠入深渊,殿下才会格外谨慎。”
“这不是因为杨某妄自尊大,想学诸葛亮那样三顾茅庐以抬高身份,实属无奈之举,殿下莫要见怪。”
朱允熥笑道:“无妨!本王心里清楚得很,我现在的处境看似不错,但明眼人都能看出其中的问题。”
“满朝文臣无数,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做我的老师。”
“要知道这些人向来圆滑,善于两边下注,轻易不敢得罪人,更何况是面对亲王,陛下嫡亲的孙子。”
“不过是他们虽然没反对祖父立储,但也并不看好我罢了。”
“储君之位,充满隐患。”
“朝堂里的那些官员,一个个只想着怎样置身事外。”
“只有像黄子澄、方孝孺这样尚未崭露头角的人,才会迫不及待地表明立场,支持我的二哥献王,期望借此机会一跃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