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探讨,定方案,这种完全激发球员参与度和主导能力的备赛方式,从没有在国家队身上看到过。
夜色愈深,汪寿在主持完亚运会比赛探讨后下令原地解散去休息,明晚看亚锦赛视频。
李兰台也是在这个时候才得到采访汪寿的机会,“这是很少见的备赛方式,以往我看到的要么是球员自己备赛,要么是教练员分析赛事重点,您是怎么想到用这种全体参与,小组讨论,球员为主,教练为辅的方式的呢?”
汪寿边邀请李兰台坐下,便道:“其实是沈云给我的启发。以前八一队也是用的像你说的那样的备赛方式,后来我发现沈云太有想法了,眼光还毒辣。很多比赛他都能一针见血地指出优劣势,而他的应对战术往往也很有效果。每年全锦赛备赛期间,只要有时间,八一队内部都会组织一次对抗赛。我、罗阳、田巍,再加上沈云,会分别做场外,带不同的队员一起斗法。”
说到这里,汪寿不禁面露微笑,“这些年,沈云是既做运动员,又做教练员。也是从他的指导理念里,我发现让球员全身心参与技战术分析,主动思考,亲身实践,通过这样的锻炼,反而会大大提高他们应对变数时的处理能力。”
“这个能力可不得了。这是有效避免球员因为太过于熟悉队友而出现’内战王’和被灌输技战术选择后出现’题库型选手’这种情况的绝妙方法。”汪寿最后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