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权夺利
对于李勣这位当朝程近乎于完美,但并不适合生搬硬套至‘委员会’,毕竟就算是英公也不可能有陛下之无上权威,‘一票否决权’就意味着以势压人,反而激起他人不忿。不若此刻在御前定好座次,英公、崔敦礼、刘仁轨、郑仁泰、裴怀节、微臣一共六人,一主、一副、四辅,上下分明、职权井然,陛下以为如何?”</p>
李孝恭提出的所谓“军机处”旧事,便是每遇事之时若意见不一则由五位“军机大臣”表决,少数服从多数,若争议巨大,则皇帝有“一票否决权”……</p>
而房俊的话也有道理,君权至高无上,“一票否决权”这种听上去就意味着无上权威的东西,身为臣子的确不适合拥有。可若是没有一票否决权,几位“委员”权力等同,那就等着看热闹吧,谁又能服气谁?</p>
“少数服从多数”这种事就必须放弃,重新回归到“主官负责制”。</p>
但所谓的一主、一副、四辅排定座次……那还用排吗?</p>
主官必然是英国公李勣,副职也一定是房俊自己,其余四人不分先后、共为辅佐……</p>
无形之中,房俊便将自己提升至一人之下、诸人之上的地位,偏偏以他的资历、功勋、加上兵部又是他的地盘,旁人还无话可说。</p>
而李勣出了名的不理政务、“尸位素餐”,毫无疑问这个“委员会”将会被房俊牢牢抓在手中。</p>
可即便是刘洎,也说不出让刘仁轨、裴怀节、郑仁泰、崔敦礼任何一个居于房俊之上的话来……但若是与房俊并行,或许可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