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孔雀明王开法相 佛母金屏镇邪祟(2 / 2)

“原来如此。”蔡佳轩点头道,“既然如此,还望明王菩萨慈悲,将这些邪祟一网打尽,还这佛窟一片清净。”

孔雀明王却摇摇头,道:“施主有所不知,佛家讲究因果循环,这些妖魔固然可恶,但那高僧的执念亦是根源所在。若不化解这执念,即便除去妖魔,日后仍会有邪祟在此作祟。”

王嘉馨闻言,心中一动,道:“明王菩萨所言极是。我等修行之人,当以慈悲为怀,化解因果,而非一味杀戮。不知菩萨可有什么办法,既能除去妖魔,又能化解高僧的执念?”

孔雀明王微笑着看了王嘉馨一眼,道:“女菩萨果然有慧根。也罢,今日贫尼便在此处,与这执念辩上一辩,看能否化解此劫。”

说罢,孔雀明王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顿时,佛窟中金光大作,一朵巨大的莲花从地面升起,孔雀明王踏莲而上,化作一尊巨大的法相,头戴五佛冠,身着菩萨装,慈悲庄严,又具威严。

“高僧执念,可知自己因何困于此地,不得超脱?”孔雀明王的声音如雷霆般响起,震得佛窟中的尘埃纷纷落下。

话音刚落,只见佛像后走出一位虚幻的身影,正是那坐化的高僧,他一脸迷茫,道:“贫僧修行一生,自问慈悲为怀,为何却困于此地,不得超脱?还望菩萨指点迷津。”

孔雀明王叹道:“高僧修行,却执着于‘清净’二字,以为远离尘世,便可修得正果。却不知,真正的清净,不在身外,而在心中。你留下的执念,名为‘清净’,实则‘贪嗔’,贪求清净之境,嗔恨尘世之扰,故此被妖魔利用,造出这许多杀孽。”

高僧闻言,浑身一震,道:“菩萨所言极是。贫僧一生修行,却未能看透这一点,以至于犯下大错。还望菩萨慈悲,指点贫僧如何化解这执念。”

孔雀明王点头道:“善哉善哉。高僧若欲化解执念,须放下‘清净’之念,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之理。世间本无绝对的清净,亦无绝对的污浊,一切皆由心生。若能心无挂碍,便是净土。”

高僧闭目沉思良久,忽然睁开眼睛,眼中迷茫尽去,露出一片清明,道:“贫僧明白了,多谢菩萨指点。”说罢,双手合十,化作一道金光,消散在空中。

高僧的执念既消,那些妖魔顿时失去了依托,纷纷现了原形,原来是一群山精树怪,它们跪在地上,连连求饶。

孔雀明王见状,道:“尔等虽造下杀孽,但念在皆是被执念所惑,贫僧便饶你们一命。今后须痛改前非,潜心修行,不可再为非作歹。”

山精树怪们连忙叩首谢恩,化作一阵风,散去了。

五、功成谈佛道 慈悲度众生

蔡佳轩与王嘉馨见此情景,心中感慨万千,对孔雀明王的慈悲和智慧更是敬佩不已。

“多谢明王菩萨指点,让我等明白了‘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之理。”蔡佳轩说道。

孔雀明王微笑着道:“施主客气了。你等虽为道家修行之人,但心怀慈悲,与佛道并无二致。所谓‘道不远人’,佛道亦是如此,皆以慈悲为怀,度化众生。”

王嘉馨点头道:“菩萨所言甚是。我等今后定当秉持慈悲之心,斩妖除魔,造福苍生。”

孔雀明王满意地点点头,道:“善哉善哉。贫尼此次下界,使命已完成,就此别过。望你等继续修行,早证大道。”

说罢,孔雀明王化作一道金光,直冲天际而去。蔡佳轩与王嘉馨望着金光消失的方向,心中充满了敬意和感慨。

二人离开佛窟,继续踏上了地仙之旅。经过此次佛窟之劫,他们对佛道之理有了更深的理解,道心也更加坚定。他们明白,无论是道家的清净无为,还是佛家的慈悲为怀,最终的目标都是一样的,那便是度化众生,让世间充满和平与安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