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正如我之前所说的,王朝的周期性规律。
另一方面,明朝的大臣们在这上面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明末时期,党争十分激烈,尤其是东林党。
这帮人表面上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却干着最肮脏、最无耻的事!
典型的说一套做一套。
嘴上说得比谁都正直、清廉、爱国。
但实际呢?一个个都贪污受贿,吸血成性!
把虚伪的外表演绎到了极点!
各种手段损害公众利益,肥己私囊!
那些号称清廉的人,哪一个不是富得流油?
尤其是其中一些显赫之人,拥有的良田多达万顷,甚至更多!
一个,乃至几个县的土地,尽归他们所有!
家中仆役成群!
他们的田产,完全不用交税。
不仅如此,他们受贿成风。
掠夺士兵的血汗,也极为严重。
大明末年,为何明军战力如此不堪?
除了制度层面的原因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士兵的军饷几乎无法到位!
甚至要忍饥挨饿去战斗!
难道不知道“皇帝不差饿兵”这个道理吗?
并非不知。
他是清楚的。
然而,当他刚即位便除掉魏忠贤后,大明就开始征不上税了。
大明收不上税,但因灾害频发,内忧外患,所需开销反而增多。
财政危机瞬间爆发。
实际上,大明征收的税并不少。
只是,绝大部分税款都被各级官吏截留。
大明所征税款,真正进入国库的,十成中不足一成。
此外,军中也是贿赂横行,克扣军饷、搜刮士兵的现象极为严重。
虚报军额、冒领粮饷的情况非常普遍。
一个军队里,超过半数,甚至三分之二都是空额,实际在编的士兵寥寥无几。
而那些在编的士兵,同样被上官克扣得厉害。
这种风气自上而下蔓延。
**朝到晚期,乱象丛生。
正是急需将士拼命的时候。
但这些官员却将其视为捞钱的良机。
他们竭尽所能,好不容易筹集到一点钱粮充作军饷。
结果还没出京城,就已经损耗过半。
经层层盘剥后,本该拨给士兵的两百万两银子,最后落到士兵手中的竟不足十万两……
“砰!!”
韩成话未说完,屋内忽然响起一声巨响。
原来朱元璋一巴掌拍在桌上。
此时朱元璋脸色铁青,须发怒张!
“狗贼!好一群狗贼!!
一个个都是蛀虫!!
都是蛀虫!!!”
这些蠹虫,确实该一个不留地斩草除根!
杀得还是不够多!
我杀贪官污吏,依旧杀得太少了!
我始终想着,让这世间的贪官污吏越来越少。
不让我们的大明重蹈元朝覆辙。
不让元末那种惨状再现!
所以,我一直都在整顿贪官污吏。
然而,到了大明后期,为何仍有这么多贪官污吏!
如此多的蛀虫!
吃着大明的粮,领着俸禄。
却丝毫不尽忠于大明!
他们的如意算盘打得真响!
和元朝那些官吏一般无二,元朝灭亡了,他们还能在我大明为官!
大明亡了,他们照样能在新朝继续做官,逍遥自在!
实在可恨!实在该死!”
朱元璋怒不可遏。
良久,才渐渐平复下来。
望着韩成说道:“说!再给我详细讲讲这些奸贼如何败坏大明!
我要把他们都处死!”
韩成瞧见此刻的朱元璋,有些迟疑。
不知是否该把更令人震惊的事情说出来……
------------
“那个……陛下,要不咱们今天就此打住?
剩余之事,改日再议?”
韩成试探性地问朱元璋。
“何事让你如此退缩?难道其中有与你交情甚深的贪官?
或者,有你的祖先牵连其中?”
朱元璋转头盯着韩成,语气带着几分阴冷。
韩成忍不住耸耸鼻子,心中满是无奈。
“皇上,我家世清白,世代贫农,祖辈从未显赫。
明末那些贪官,与我相隔数百载,远得无法攀扯,我又何必为他们遮掩?”
然而,朱元璋依然注视着他,阴冷的声音再度传来:“你有所隐瞒!”
韩成一脸困惑。
“我哪里有隐瞒?我说的每字每句皆是实话。”
他实在被朱元璋的话弄得迷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