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五章 雨下一整夜(2 / 2)

明明声音离得很近,可是周遭光线昏暗,加上湖畔枝枝蔓蔓的遮掩,两人四下张望,却全然看不到陶光的身影,他们一动不动,唯恐惊扰了他,静静地听陶光唱起了《长生殿》中的“哭像”来:

“羞煞咱掩面悲伤,救不得月貌花庞,是寡人全无主张,不合将他轻放,我当时若肯将身去抵挡,未必他直犯君王。纵然犯了又何妨?泉台上,倒博得永成双,我如今独自虽无恙,问余生有甚风光,只落得泪万行,愁千状,人间天上此恨怎能偿?”

陶光嗓子很好,唱腔高亮圆厚,底气十足,唱得莽莽苍苍,沉郁悲壮,将唐明皇这个暮年帝王的愧疚和悔恨表达得淋漓尽致,周曦沐默默对白莳芳竖起大拇指。

接着陶光开始吟诵一首“霜叶飞”,他吟得很慢,显然是一边吟诵一边构思下一句:

“八千馀里尘烟逼,暗惊青鬓如故。月迎孤馆照人来,映几株琼树。奈惯到霜风识路,晕笼一穗灯凄楚。试倚杖徘徊,又节序牵萦,忧似满襟春絮。

倦客孰最关情,高岑望断,不碍魂梦归去。五更曙色角声寒,怨薄衾相误。料念远家中夜雨,也应识我深宵苦。叹漫天腥膻里,日暮途穷,人间何处!”

吟到后半段,陶光的声音明显带了哭腔,勉强诵完整首,陶光的痛哭声便传入了周曦沐和白莳芳的耳中,周曦沐贴着白莳芳的耳朵小声说道:

“这位重华兄可真是个性情中人哪!”

白莳芳把食指放在嘴边,对周曦沐耳语道:

“咱们回去吧。”

周曦沐和白莳芳轻手轻脚地拨开树丛,哭声渐行渐远,回去的路上,两人踩着自己的月影,一路无言,待他们回到王守泰家中时,除了陶光,大家都在谈笑风生,好不热闹。没过多久,陶光也回来了,除了眼眶微红,看不出太多异样。晚宴比中午还要丰盛,宾主尽欢,兴之所至,大家饭后又开唱了,跟之前尽是独角戏不同,大家开始互相搭戏,把出名的生旦对子戏都唱了个遍。

吴梅先生曾用“卓然千古”四字来评价《琵琶记》,为了纪念他,杨荫浏和张充和先搭了《琵琶记》的“描容别坟”,接着陶光和张充和搭了《玉簪记》的“琴挑”,浦江清和陈盛可搭了《紫钗记》的“折杨柳关”,这几出戏不光唱词动人,走位还十分繁复,双人合舞的配合十分要紧,几人匆忙上阵,却意外地默契,实在是令人赏心悦目。

尽兴之余,王守泰将来客一一领至客房,刚刚周遭还曲音缭绕、笑语晏晏,转瞬间便一下子静了下来。

因为一日未给治心哺乳,白莳芳胸口胀痛难耐,无法入眠,她起身下床,倚在二楼的窗边遥望夜空,漫天繁星预示着明日的好天气,白莳芳心中的思念和牵挂却在这重檐之下不断膨胀,似乎要从这小小的天井冲出天际。

在窗前站久了,白莳芳觉得周身冰冷,正想回身上床,突然背后一暖,周曦沐温热又坚实的臂弯将她紧紧拥在其中。白莳芳原本无意哭泣,可此时此刻她的泪水无法控制地汹涌而来,她把脸埋进周曦沐的胸膛,双手紧紧揪住了他后背的衣服。

周曦沐感受到胸口一阵凉意,接着听白莳芳哽咽着说道:

“曦沐,我想治心了。我从来没离开他这么久,万一他认生哭闹怎么办?万一他不肯让阮媛姐喂奶怎么办?万一他找妈妈可怎么办呢?”

白莳芳一边说,一边哭,哭得越发厉害,因为担心旁人听见,白莳芳拼命控制自己,可越是这样,便越发停不下来。周曦沐只好把白莳芳抱上了床,将她用棉被裹起来,再紧紧抱住,轻声安慰:

“放心吧,以前阮姐不是帮你喂过治心吗?而且他睡觉也不认床,别担心了,明天咱们一早就回去,好不好?”

白莳芳没再说什么,只是摇了摇头,又默默哭了好久,才沉沉睡去。

周曦沐这才明白,是他把这一切想得太简单了。他单纯地以为事到如今,只要他再努力一些,做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她的妻子便可以做她自己,成就自身,然而事实是,在生下治心的那一刻,白莳芳便永远是一个母亲了。

那一夜,屋外皓月当空,繁星满天。

屋内的雨,却下了一整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