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坐在龙椅之上,目光锐利地打量着眼前这位戴着面纱的少女。待陶巧儿行完礼,雍正开口道:“听闻你医术超凡,可属实?”
陶巧儿不卑不亢,声音清脆:“回皇上,民女潜心钻研医术,不敢妄称超凡,但治病救人之心,日月可鉴。”
雍正微微颔首,目光中闪过一丝探究:“既如此,朕倒要考考你。若是太医院几位太医同时染病,你当如何诊治?”
陶巧儿稍作思索,条理清晰地阐述治疗思路,从病症分析到用药配伍,再到康复调理,每一处细节都考虑周全,且见解独到,听得雍正频频点头。
此时,殿外微风拂过,掀起桃巧儿的面纱一角,刹那间,那惊鸿一瞥的绝世容颜让雍正微微一怔。尽管面纱很快又落回原位,但那一眼的惊艳却在雍正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抬起头来。”雍正的声音里多了几分好奇。陶巧儿缓缓抬头,雍正注视着她的双眸,那里没有寻常女子面对帝王时的畏惧与谄媚,只有平静与坦然,带着上位者才有的淡然和自信。
面前虽年仅15岁,周身却散发着超脱凡俗的气质。她一袭月白色长袍,简约而不失高雅,衣角随风轻摆,宛如浮云飘动。头上挽着灵蛇髻,一支白玉簪子斜插其中,簪头雕琢的兰花栩栩如生,更添几分灵秀。
她面上覆着轻薄面纱,只露出一双澄澈明亮的眼眸,恰似寒夜中的星子,深邃又透着与生俱来的威严。
她的眼神淡然,扫视四周时,带着上位者对世间万物的洞悉与悲悯。举手投足间,动作轻盈优雅,仿佛世间的尘埃都不忍沾染她分毫,每一步落下都似踏在云端。
“你这丫头,倒是有趣。”雍正嘴角微微上扬,“朕准你留在太医院,若能做出一番成绩,重重有赏。”
陶巧儿面上不显心中暗喜,知道自己离吸收龙气的目标又近了一步,她盈盈下拜:“谢皇上隆恩,民女定当竭尽全力。”
自那日后,陶巧儿正式在太医院任职。她初来乍到,便引得诸多太医侧目。太医院里等级森严,众人对这位年纪轻轻却备受皇帝关注的医女多有质疑。
一日,一位妃嫔突然晕厥,太医院众太医纷纷会诊,却都面露难色,一时拿不出有效的治疗方案。
这时,有人阴阳怪气地说道:“陶医女,听闻你医术高超,不如你来看看?”言语间满是挑衅。
陶巧儿并未在意,神色平静地走到妃嫔榻前,仔细为其把脉。片刻后,她胸有成竹地说道:“娘娘这是气血两虚,再加上近日忧思过度,导致心脉不畅。我开几副补气养血、宁心安神的方子,配合针灸,不出三日,娘娘便可好转。”
说罢,她便熟练地取出银针,找准穴位,手法精准地施针。
齐妃身边的宫女们紧张地看着,大气都不敢出。而陶巧儿神色专注,眼神坚定,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与她无关。
施针完毕,她又详细地向宫女们交代了煎药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