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荀也有些着急,忙命师爷再去军营那边看看情况。转头笑着对大汉说:“这位兄台请稍等,本官派人再去催催。”
很快,前后两波派去请谢怀安的人都回来了。
师爷附在董荀耳边小声说:“在军营中没有找到谢大人,询问了守城的官兵,昨日下午,谢大人带着侍卫出城了,至今未归。大人,您看这该如何是好?”
董荀闻言,眉头紧锁,在心里将谢怀安骂了几百遍。
这个谢怀安,将雍州搅得一团乱,难道拍拍屁股跑了?还真是他能干出来的!
“命人去请方将军!”董荀沉声道。
几位百姓代表见师爷与董荀似在密谋着什么事情,心中隐隐感到不安。心想该不会董大人准备将他们扣押下来吧?
大汉再次起身,恭敬道:“大人,如果钦差大人不方便接见,我等就先回去了!”还是回到大部队心里踏实些。
其他十几个代表也纷纷起身,准备离开。他们都害怕自己成了那个“出头鸟”。
董荀闻言,也站起身,面露苦涩道:“不瞒众位,钦差谢大人昨天带着手下,不辞而别,离开了雍州,本官也是刚刚得到消息。”
“雍州的事情,还是要雍州自己解决,本官已经命人去请霍家军如今的主事人方信方将军了,请大家稍等片刻。”
百姓代表闻言,面露狐疑,钦差还可以不辞而别吗?
他们哪里知道,谢怀安就是怕面对百姓的“无理取闹”偷偷溜走的。
霍渊通过铜镜,听到董荀与几位百姓代表的谈话,心中疑惑,谢怀安还没有抓到自己怎么走了?总不会真的是饿了两天肚子,受不住了?
于是,他意念一动,铜镜中就出现了谢怀安的身影。
此时,谢怀安正躲在会州的一间客栈中。
昨夜,谢怀安带着侍卫连夜逃到了会州。
会州城,由于地震,随处可见残垣断壁。城中的房屋更是十室九空。一进城,仿佛进了一座死城。
还好谢怀安留了个心眼,先派人去联系会城知府杨慎,没有大张旗鼓地进会州府衙。
派去的人,正好遇到会州百姓暴动。
会州如今剩余的百姓只有六七万人。他们聚集在一起,犹如一股汹涌澎湃的洪流,径直冲向了府衙。
府衙里的衙役,平日里威风凛凛,但此刻面对愤怒的民众却显得脆弱不堪。
人群如潮水般涌进府衙大门,呼喊声、叫骂声响彻云霄。
会州知府杨慎惊惶失措地看着眼前这一幕混乱场景。他试图喝止众人,但他的声音早已被淹没在了喧嚣之中。
百姓们一拥而上,将杨慎团团围住。有人伸手抓住了他的衣领,有人则对他拳打脚踢。
杨慎惊恐万分,想要挣脱逃跑,可哪里还能逃得掉?最终,在众怒之下,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会州知府杨慎倒在了血泊之中,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要说这杨慎也真是该死,霍渊被李麟扣的几个罪名,包括与匈奴私自交易,私自招兵买马都是他提供的消息。当然,这里面杨慎没少添油加醋。
要问,杨慎为什么要针对霍渊,当然是霍渊支持董荀发放救济粮,导致会州百姓都拿他与董荀比较,说他这个知府不作为,更有百姓宁愿背井离乡,也跑去雍州投奔了董荀和霍渊,让他这个知府颜面尽失,更没法向朝廷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