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与妻书(2 / 2)

“啊!好多死人啊!而且看穿着,都是我们的同胞,这是,活埋了吗?”三女也都见惯生死了,完全不怕,就是郑娟也没避讳。

李墨仔细查看了一遍确认了之后这才叹气道:“两百三十七人,都是壮年,而且有部分应该是抗联的,给他们入土为安吧!”

然后李墨开始刨坑,两百多个坑当然是用精神力去刨了,包括棺椁和墓碑,而三女则是开始给他们各位收拾遗骸,李墨见她们不避讳也没害怕,心里也挺欣慰的。

“李墨!快看,这里有封信!还有张照片呢!”就在李墨刨到一半数的时候,娄晓娥语气中带着一丝高兴说道,毕竟这很有可能是其中某个人留下的遗书,如果有机会找到他的家人,也是一件好事,至少以后还有机会落叶归根不是。

李墨小心翼翼的接过信,用精神力将上面的泥垢和脏污弄干净后,这才缓缓打开念道:

“淑玉吾妻,如见此信,即是永别,自投身Gm始,至今已三年未见矣……吾之一生,无愧于祖先宗庙,无愧于国之社稷,亦无愧于民之亡存,独愧吾妻儿家小,今惜败日寇,身陷囹圄,恐难得生,期汝谅吾之失信矣……此生不复得见,望爱妻珍重,无信之人方桥绝笔。己卯年四月十七。”

四人看完信后,没有了即将收获宝藏的喜悦,心里想着的都是这位饱学之士的临终遗言,也不知道他的妻子还在不在,又在哪,信上的地址还能找到吗?

这又让李墨想起后来在网上看到那封林觉民先生的与妻书,这封信应当也算是与妻书吧!

其实李墨是幸运的,包括生活在后世的人都是幸运的,不再有战乱纷扰着生活,让大家在安稳的环境里活得很好,虽然也有这啊那的各种不顺心,但小小的房间里也能放下一张安静的书桌,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喜好选择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方式去生活。

但是,如方桥这般,又如林觉民先生那般的人,在那样的年代何其多也!他们也曾想过有一张安静的书桌吧!

“李墨,我们可以去找找他的妻子吗?李淑玉,应当也是个顶好的女子吧!”陈雪茹抹了一下眼角的泪痕,眼带期盼的朝李墨问道。

郑娟和娄晓娥也跟着道:“是啊,李墨哥,我们去找找看吧!就在津门,十七年了,把信送回去,算是报了他们的护国之恩了。”

李墨其实心里也不好受,他也不可能帮助每一个牺牲在战场上的人都找到家,想到方桥,就会想到牺牲在半岛上的那些,应该也算是李墨的战友了。

看来下次见老朋友的时候,可以问问安置的地方,如果他们有魂的话,李墨也希望他们能早点回来,而不是六七十年后回到家里看到亲人化为坟茔,妻小已到耄耋。

“好,搜完长白山我们就去,你们也找找看,还有没有留下信件的,到时候连他们的遗骸也一并带上,做不了太多,只能如此了。”

经过三女的仔细搜索,又经过了李墨的探查,遗憾的是只有这个方桥留有遗书和信息,其他的骸骨都没有任何身份信息,而且看穿着应该都是穷苦百姓。

不多时,一处山脚下多了两百多座新坟,实在是不知道写什么,所以也没有立碑,不过李墨还是将他们附近的土里留下来的树根都挖掉了,只留下一片青草,又用树苗将他们围在一起,然后在中间的地方立了一块石碑。

上书——为国牺牲者计二百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