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政治2(2 / 2)

三线情怀 于老三333 1490 字 1天前

“老爷子,您这精气神,厂里谁能比得上?大家都说您是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佟雪笑着恭维。

葛根柱爽朗大笑:“哪是什么高手,我就是心态好。管不了的事,不瞎操心;能做好的事,就尽力去做。把自己日子过舒坦了,才能和你师娘长长久久。”

“老爷子说得太对了,我们得好好跟您学。”

练完武,陈国兴和佟雪并肩推着自行车,沿着女儿河堤岸往家走。

工厂广播里《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的歌声随风飘荡,河水拍打着堤岸,溅起细碎的水花。

堤岸上,野草东一簇西一丛,稀稀拉拉地生长着,泥土丰厚处绿意盎然,而嶙峋的石头上却寸草不生。

正是这些沉默的堤石,年复一年守护着三线厂区。

小鸟在水草间穿梭,欢快地捕食着飞虫,仿佛早已忘却去年那场灾难,沉浸在属于自己的小世界里。

与此同时,“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蔡喜力在车间宣传栏贴出一张大字报。

次日,一张匿名大字报《看清蔡喜力假面,更好地开展批d、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赫然出现在宣传栏。

上面写道:蔡喜力表面革命口号喊得响亮,私下却满脑子儿女情长,分明是小资产阶级思想作祟!

他总借着工作名义照顾曲静娴,给这个不务正业的“资产阶级小姐”行方便,这种人哪有半点革命者的样子?

又过一日,第三张匿名大字报为蔡喜力正名,称赞他为人正直、革命立场坚定,是青年中的表率。

可话锋一转,又将矛头指向曲静娴:“曲静娴整天就知道打扮臭美,摆着千金小姐的架子,不学习马列主义,一门心思就想着谈恋爱、占便宜!”

厂里人看了这些大字报,忍不住调侃:“批d大会倒成了厂里的‘内斗会’,小蔡成了‘双面人’,一会儿被批,一会儿被夸。”

这场风波意外促成了一段姻缘。

曲静娴从这些争论中,读懂了蔡喜力的真心,终于下定决心接受他的感情。

下班前,她当着众人的面,红着脸走到蔡喜力面前:“喜力,我想清楚了,咱俩挺合适的。不过,你得找个靠谱的介绍人,去我家提提亲。”

同事们纷纷鼓掌叫好,蔡喜力激动得连连点头。

第二天,他就请车间会计出面,正式向曲静娴家提亲。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浪潮下,人们积压的情绪找到了宣泄口。

有人借此机会理性表达观点,让问题越辩越明;可更多人却在私心驱使下,将大字报变成了泄愤工具。

各单位“上纲上线”的斗争不断升级,有人因为随口称赞过d的某个观点,或是对“包产到户”略有认同,就被揪出来批判;

还有人因为工时比别人多,就被质疑“重生产、轻政治”。

徐志海陷入两难境地,生产任务完不成,无法向上级交代;

狠抓生产,又怕被群众指责不支持运动。

曾经激励生产的“日日红”“赛班产”口号,如今也成了斗争的靶子。

学校同样被卷入这场风暴,教室外墙贴满了大字报。

初中生们纷纷批判老师布置作业、考试监考严格,强烈要求取消考试。

杨校长迫于压力,在课间操时宣布:“从今天起,学校不再组织考试!”

谁知当天下午,就有学生贴出大字报,扬言要效仿当年的“白卷先生”。

同学们私下打趣:“想当白卷先生也没机会了,毕竟现在都不考试了!”

当然,也有学生的批判直指要害。

一名学生在大字报中写道:“孙家玉老师上课时解释‘先生’一词,竟说‘先生就是先生出来的人,白卷先生就是第一个交白卷的人’。这分明是对革命战士的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