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老师赞许地点点头,说道:“郑云燕的理想非常好,她的出发点是帮助他人。不过,同学们要想一想,怎样才能实现理想呢?比如当一名医生,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我们又该如何努力呢?”
在老师的引导下,佟怀杰站起来,神情认真,一字一句地说道:“只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了才能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才能成为一名有文化的三线企业工人。”
孙丽丽也站起身,满怀憧憬地说:“我长大了,最好能当一名飞行员,可以去很多很多地方。”
李风顺若有所思地说:“理想和现实之间,往往隔着很远的距离。我在城里的表哥下乡了,说不定我们长大了也得下乡。要是不用下乡,我希望能进厂当工人。至于当了工人之后做什么,那就只能听领导安排了,领导让干啥就干啥,我也不知道。”
周山听了,连忙接过话茬:“不会下乡啦,到时候农村实现现代化,都用上拖拉机了,就那点地,一会儿就能种完,农村自己的人都多着呢,哪还用得上咱们。到那时,肯定都进厂当工人。”
孙丽丽抢着反驳道:“照你这么说,工人也当不成了。农村现代化,农村人自己就够用了;工业现代化,也用不着那么多工人;国防现代化,也不需要那么多解放军;科学技术现代化,也用不着那么多工程师了。那我们到时候岂不是啥都干不了啦!”
“同学们,现代化建设同样需要人,而且需要更多有真才实学的人。” 郎老师赶忙纠正跑偏的话题。
同学们继续踊跃发言,一会儿有人说要当车工,一会儿又有人说要当磨工……
郎春燕看了看手表,让贾新艺组织大家讨论,自己便走出了教室。
贾新艺站起身,走到黑板前,翻开课本后面的内容,说道:“大家都别说了,听我说。有一篇文章你们没学过,但我学了,我给你们读一读。”
同学们闻言,不再发言。
有的低头写作业,有的交头接耳小声聊天。
贾新艺全神贯注地看着书,朗读起来:“《小英雄雨来》,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同学们很快被雨来的故事吸引,纷纷抬起头,停下手中的笔,认真倾听贾新艺读书。
贾新艺一边读,一边偷偷观察同学们的反应,见大家听得认真,心中的小得意油然而生,读得愈发带劲。
同学们在学校读书上课时,冉海早早回到家中。
今晚,他要为了女儿请客。
冉海邀请那国光喝酒,孙家玉也一同参加。
席间,孙家玉说起盲开一事,冉海不禁感叹:“真是厉害啊,黑天不开灯都能开车,太神了!”
那国光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酒,缓缓说道:“这不是厉害,是没办法。抗美援朝那会儿,美国人的飞机可嚣张了,天天在运输线上狂轰滥炸。白天开车,基本就是去送死,晚上开车也不轻松,一发现飞机就得关灯,不然也得被炸死。关灯开车,全靠胆子大。”
孙家玉附和道:“不光要胆子大,还得有高超的技术才行。”
那国光自己举杯一饮而尽,孙加玉赶忙拿起酒瓶为他斟酒。
那国光接着说:“没错,胆子大加上技术好,除此之外,还得靠酒壮胆。那种场合,谁心里不害怕呀?害怕怎么办?只能大口喝酒,往前冲。那时候的路可不像现在这么好走,司机为了保命,必须掌握技术,盲开是必备技能,总不能在那儿等死吧!”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聊完当年的经历,又聊起当下的情况,慢慢就说到了孩子学车的事情。
大家一边喝酒,一边闲聊。
孙家玉问道:“女孩子当司机,有啥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吗?”
那国光认真地说:“当司机,首要的就是注意安全。再就是得学会修车,汽车零件总出毛病,经常得修,不会修车可不行。最怕的就是晚上车坏在路上,修车的时候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