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心慰4常永梅高兴了(2 / 2)

三线情怀 于老三333 1485 字 12小时前

第一件事,让郑维岩自己想办法找人培养;

第二件事,由张东强找劳资办。

第三件事,让他去找麻三田试试看;

没想到,这件事还真成了,马保华被调来当了修理工。

马保华调入农场,其实是他自己主动提出来的。

一般来说,车间对于岗位上能干、有水平、有技术的人,是坚决不同意调动的。

这也很正常,从生产、管理岗位调到辅助岗位,通常都是因为员工生病或者受伤才会安排,以前还从来没有从车间调能人、调成手去辅助岗位的先例。

李春雨当后勤科长的时候,也曾申请要人,但一直没能办成。

这次领导考虑到张东强刚接手工作,这又是他第一次提条件,实在没办法,只好答应了。

两个星期过去了,劳资科那边却毫无进展,徐志海打电话把劳资调配员叫了过来。

劳资调配员一脸为难地说:“没人愿意去,我也实在没辙。”

徐志海问道:“你都问了谁啊?你怎么就知道没人愿意去呢?”

“各个车间领导都是这么说的。”

“这些领导啊,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不想放人,可不就这么说嘛。这可不行,别指望他们了。你可以私下把农场要人的事儿透露出去,让有想法的人主动找组织嘛!”

“领导,这样能行吗?”

“这次就这么办……”

按照领导的意见,调配员先找了财务的一位姐妹,又跟机关里那些爱传消息的人透了口风。

当天,农场调人的消息就传了出去。

两天后,马保华提出了申请,劳资科找到老马所在单位的车间主任,顺利将马保华调入了农场。

经过半年多的发展,农场有了二十名员工,包括正式工和临时工。

其中正式工有四名,郑维岩和老马是国营编制,另外两位是集体编制,这四人都是男性,其余的都是女性临时工。

现在,农场已经有几个人学会开拖拉机了,都是前一阵运输科的司机教出来的。

虽说她们是临时工,但技术可比从厂集体办派来的那位司机强多了。

没办法,郑维岩只好让那位集体办的司机去养殖场当了管理员。

除了养殖场的管理员,集体办还有一人在农场负责农机修理,给马保华当助手。

马保华在厂里的时候,能力不算突出,但在车间里耳濡目染了多年,手艺虽说比不上车间里的工友,可比起一般的农村人还是强不少。

而且他干活肯出力,每天都忙着收拾农具。

郑维岩觉得这次可算是安排了个得力的人。

可没过几天,他发现拆下的破旧零件少了不少,一问才知道,被马保华捡回家了。

郑维岩批评了他,可效果不大,这让郑维岩心里很不痛快。

有一次,郑维岩跟领导们喝酒时说起了这件事。

宋东方听了,说道:“农机器材都修好了吗?要是修好了,就别太计较这些小事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老马这人能干,这是大家公认的。”

刘玉也跟着说:“车间里的能人能去你那儿?想都别想。别琢磨那些不切实际的事儿了。我问你,你那养殖场什么时候能让大家都吃上肉啊?”

“不是已经吃上了嘛,有鸡肉、鸡蛋,还有……”

“是,这些是吃到了,我问的是猪肉,得保证供应量足够大,让全厂职工家家户户都能吃到的那种。”

“明白,春节前应该能保证一部分,但具体数量还不好说。”

农场的肉虽然还无法满足企业全体职工的需求,但好歹解决了招待所、领导特供,以及刘玉、宋东方等人喝酒时的用肉问题,也算是完成了一部分任务。

郑维岩离开办公楼,走在路上,回想起这些事儿,心里既感受到了工作中的困难与苦涩,又有着些许欣慰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