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梯田1准备修梯田(2 / 2)

三线情怀 于老三333 1521 字 12小时前

宋东方放下电话后,便约上唐立波一同前往县郊南河公社曹家滩大队的海边。

站在拦海建坝围出的土地上,听着县领导讲话,唐立波心急如焚。

没有条件的公社都已经行动起来了,自己所在的山区公社更不能落后。

他着急,县领导同样着急,因为省、市相关部门不断询问:修了多少梯田?如何将批林批孔运动与学大寨修梯田活动相结合的?有哪些先进事迹?先进经验又该如何推广?

为了加快推进工作,县领导在“远学大寨,近学拦海”的现场会上宣布:组织工作组下到公社大队进行检查、催办。

到了这个时候,唐立波知道,不能再拖了,必须得行动起来。

回到公社后,他坐在办公室,找出年初公社下发的关于成立修梯田工作的文件,按照文件上的小组成员名单,逐一将人喊来,开始补会议记录、补修建计划、补修建方案。

在补充这些材料的过程中,修梯田的地点问题再次被提了出来。

大家围坐在一起商量。

佟铁山率先发言:“可以在石嘴岩山上修建梯田,西张大队耕地太少,三线基建减少后,劳动力不好安置,在那儿修梯田,正好能解决这些问题。”

程屯大队大队长接着建议:“在石嘴岩南山修梯田比较合适,那座山土多石少。一来以前那座山就修过梯田,只是当时没修完,现在接着修,用不了太多人工;二来那里土多,适合种田。”

一时间,这个大队提在自己这儿修,那个大队也提在自己的山上修,大家心里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目的都是为了增加本大队的土地。

最后,唐立波拍板决定:“就在石嘴岩南山修梯田。”

随后,公社农业股、土地股的同志迅速行动起来,进行测绘、设计、出方案、编预算,上报审批后,便着手组织人员。

就在各项准备工作紧锣密鼓进行的时候,检查组来了。

检查组对梯田修建方案表示认可,但对批林批孔工作存在的不够深入的问题提出了批评,要求继续深化工作,同时强调要将学大寨修梯田中体现出的劳动光荣观念,大力弘扬正确观念,批判错误思想。

按照检查组提出的意见,唐立波迅速组织公社领导以及各大队大队长召开会议,就落实修建梯田以及深入开展批林批孔运动进行全面布置与研究。

随后,公社农业股和土地股的同志详细介绍了南山的实际状况,特别提到早年那里就曾修建过梯田,此次开展的会战主要是进行修缮工作。

众人一听,心里都明白了,那儿的工程量不大,不会过多耽误秋收的宝贵时间。

于是,大家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工具、筹备粮食。

星期天清晨,天色刚蒙蒙亮,各大队的会战队员就赶着马车陆陆续续抵达。

唐立波站在山坡上,神情激昂地为大家做了开工前的动员讲话。

随着振奋人心的口号声响起,唐立波高声宣布开工!

随后,他便匆匆下山,因为他还要进城参加另一个重要会议。

此时,公社妇联主任兰春红接过指挥棒,带领大家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几个小时过去,大家都疲惫不堪,便默默停下手中的活儿,原地休息。

就在这时,山上突然传来一声清脆的呼喊:“石嘴岩我来了!”

那尖尖的童音在空旷的山野间久久回荡。

一位胆子较小的社员,在惊骇之下,突然扯着嗓子大喊:“大嘴怪回来了!”

这一嗓子仿佛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千层浪,一人呼喊带动多人响应,干活的社员们吓得纷纷跪地,黑压压地跪了一片。

兰春红赶忙上前,苦口婆心地劝说了许久,可无论她怎么说,百姓们都不敢起身。

无奈之下,她只好带着几个人上山查看究竟。

她们追出去很远,确实看到了几个人,但面对询问,却没有人承认是自己喊的。

那些下跪的群众却坚信,一定是大嘴怪又回来了,参加劳动的社员们个个人心惶惶,仿佛灾难即将降临。

这世间的事情着实奇怪,好人好事鲜有人传播,可坏事怪事却如同长了翅膀一般,传得飞快。

仅仅过了几天,县里的人都听说八叉这个地方来了妖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