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玄武门之变(八)(2 / 2)

大谋谋天下 天民思想 1807 字 18小时前

当然,这些军队名义上是李渊的,不过关键时刻得看他们听谁的。还有呢也是李世积自己不愿受功的原因。李世积作为李渊十分信任的臣子,他支持哪个皇子,对此李渊自然不会有任何好说的。但他若也明摆着要迫使李渊来就范,那就成了乱臣贼子去了,这于大家名声都不好听。

也许李世民也是滤及于此,需要塑造个自己是受到忠臣良将们支持的形象,才如此故意将李世积排除在外拎出来摘干净的吧!包括诛杀李建成与李元吉,按他本意,也最好是由他个人来完成,免得其他人背负犯上弑主的恶名。

政变之前,太子冼马魏征经常劝说太子李建成及早除去秦王。李建成败亡后,李世民传召魏征,问道:“你为什么挑拨我们兄弟的关系呢?” 大家都为魏征担惊受怕,魏征却举止如常地回答道:“如果已故的太子早些听从我的进言,肯定不会有今天的祸事。” 李世民原本接收瓦岗军时就认识魏征,知道他是个直臣,也素来器重他的才能。一方面卖给原瓦岗众人一个面子,还有就是为了更好地收服太子李建成那些人,表示自己是宽宏大度的,所以才故意这么样问魏征。然后,他便改变了原来的态度,对魏征以礼相待,引荐他担任了詹事主簿。

李世民还将王圭和韦挺从巂州(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召回,两人和魏徵一起都担任了谏议大夫。任命政变功臣屈突通为陕东道行台左仆射,镇守洛阳。如此安排,既彰显了秦王的宽容大度,又合理地安排了各方势力,为日后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武德九年(626 年 7 月 31 日),任命秦王府护军秦琼为左武卫大将军,程咬金为右武卫大将军,尉迟恭为右武候大将军。他们的职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与提升,在军中的地位更加显赫。

武德九年(626 年 8 月 3 日),高士廉被任命为侍中,房玄龄为中书令,萧瑀为左仆射,长孙无忌为吏部尚书,杜如晦为兵部尚书。这些任命标志着秦王府的核心成员全面进入权力中枢,开始掌控大唐的朝政大权。

武德九年(626 年 8 月 4 日),宇文士及为中书令,封德彝为右仆射。天策府兵曹参军杜淹为御史大夫,前任中书舍人颜师古、刘林甫为中书侍郎,左卫副率侯君集为左卫将军,左虞候段志玄为骁卫将军,副护军薛万彻为右领军将军,右内副率张公谨为左武候将军,右监门率长孙安业为右监门将军,右内副率李客师为领左右军将军。一系列的人事任命,让秦王府的势力如同一张巨大的网,迅速覆盖了整个朝廷,进一步巩固了李世民的统治地位。

武德九年(626 年 7 月 5 日),李渊立秦王李世民为皇太子。这一决定,彻底宣告了李世民在这场权力斗争中的胜利,大唐的皇位从此正式进入了李世民的时代。

武德九年(626 年 7 月 14 日),高祖将亲笔诏书赐给裴寂等人说:“朕应当加上太上皇的尊号。” 这一决定,是李渊在无奈之下的妥协,也是他对自己失败的一种认可。

武德九年(626 年 9 月 3 日),李渊颁布制书,将皇帝位传给太子李世民,世民坚决推辞,李渊不许。李世民推辞,或许是真的心中有所顾虑,担心自己贸然接受皇位会引起朝野上下的不满与动荡。

武德九年(626 年 9 月 4 日),李渊传位于皇太子李世民,李世民在京师长安的东宫显德殿即皇帝位。拜李世积为并州都督,赐封邑九百户。李世积为避李世民的讳,更名为李积。至此,大唐的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李世民开始了他辉煌而又充满挑战的帝王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