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一代悍将刘黑闼(三)(2 / 2)

大谋谋天下 天民思想 2113 字 18小时前

当程名振下达了击鼓的命令后,那沉闷的鼓声瞬间响彻夜空,如雷霆万钧般震撼着大地。每一声鼓响都仿佛要将人的耳膜震破,那巨大的声响如同汹涌澎湃的海浪,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人们的心灵。洺州城内顿时“屋摇地动”,仿佛整个城市都在这鼓声中颤抖起来。百姓们从睡梦中惊醒,惊恐地看着四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士兵们则迅速拿起武器,冲向城墙,准备迎接可能到来的进攻。

正在防守的范愿听到这震天的鼓声,误以为李世民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他心急如焚,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急忙向刘黑闼通报这一紧急情况。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仿佛已经看到了唐军那汹涌的攻势。

而此时的刘黑闼,主力部队虽还未走远,但他得知这一消息后,当机立断,决定先返回救援洺州。从他的角度来看,这一决策实属必要。一方面,他刚刚出发,唐军便突然发动攻势,气势汹汹地前来攻城。如果他不及时回援,让唐军长时间围攻,那防守森严却并非坚不可摧的洺州城便极有可能陷入危险,一旦城破,损失将难以估量。城内的百姓将遭受战火的洗礼,士兵们将失去立足之地,他的战略布局也将被彻底打乱;另一方面,刘黑闼深知战机稍纵即逝。如果他能够成功击退这次看似大规模攻城的唐军,不仅可以极大地削弱唐军的士气,让敌人心生忌惮,还能为自己北上对付罗艺赢得宝贵的时间。在他的战略布局中,每一分每一秒都至关重要,因此他迅速率领主力返回洺州,同时派遣一万多名士兵先行北上。他的指挥如臂使指,士兵们迅速行动,一时间,马蹄声、呼喊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然而,令刘黑闼意想不到的是,唐军并未实施真正的攻城行动,只是用这令人心悸的鼓声制造出了一种虚张声势的假象。这样一来,刘黑闼的回师变得徒劳无功,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反而拖延了他北上攻打罗艺的计划。而此时,刘黑闼又因兵力占劣势,无法与唐军正面大规模交锋,只能采取内线机动作战的策略,其击败敌军的关键在于“奇袭”。他犹如一只被困在笼子里的猛兽,在寻找着突围的机会。

在与唐军周旋的过程中,负责执行“奇袭”任务的万余北上军队在徐水遭遇了罗艺的猛烈打击。那是一场无比惨烈的战斗,罗艺虽然曾败于刘黑闼,但他毕竟也是一位威震四方的猛将。如今,他在兵力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而且行事更加稳重谨慎。他巧妙地指挥着部队,对那万余北上军队展开了全面的围攻。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刀光剑影闪烁,士兵们的鲜血染红了大地。经过一番激战,北上军队损失惨重,原本的计划也被彻底打乱。士兵们四处逃窜,丢盔弃甲,士气低落至极点。

不久之后,罗艺便顺利抵达了洺城的北部。他的出现,如同雪上加霜,让刘黑闼陷入了更为艰难的境地。刘黑闼的军队腹背受敌,前方有罗艺的阻挡,后方有唐军的追击,他不得不重新调整战略布局,以应对这严峻的形势。

如此一来,唐军成功挫败了刘黑闼的内线机动作战计划,逐渐掌控了战局的主动权。他们如同一只逐渐收紧的口袋,将刘黑闼的军队慢慢包围起来。

此时的刘黑闼,军队内部也开始出现了问题。洺水的本地人李去惑,看准了时机,迅速控制了洺水城,并毅然决然地归顺了大唐。对于唐军而言,洺水城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是北渡洺水的重要战略要地,占据了洺水城,就等于掌握了通往北方的咽喉要道;而对于刘黑闼来说,洺水城更是洺州从东面获取物资补给的关键地点。一旦失去洺水城,洺州城将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物资短缺,士兵们的士气也将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双方的争夺焦点便无可避免地转移到了洺水城。

李世民察觉到了这一点,迅速做出部署。他派遣王君廓率领1500名精锐骑兵,趁着夜色掩护,马蹄尘封,风驰电掣般地抓紧时机,快速进驻洺水城。王君廓接到命令后,立刻挑选了军中最精锐的骑兵,他们身着黑色的铠甲,手持锋利的长枪,在夜色的掩护下,犹如一群黑色的幽灵,悄悄地向洺水城进发。同时,李世民严令王君廓预先精心布置兵力,构筑起一道严密的防线,以备随时阻击刘黑闼的进攻。王君廓到达洺水城后,迅速组织士兵们修筑工事,在城墙上布置了大量的弓箭手和投石机,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刘黑闼得知李世民的行动后,迅速做出反应,组织起自己的人马,浩浩荡荡地向着洺水城进发,试图夺回这座城池。他的军队士气高昂,他们高喊着口号,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着洺水城逼近。

李世民深知刘黑闼来者不善,便派遣秦叔宝(秦琼)进行阻击。秦叔宝,这位威震天下的英雄,早已威名远扬。他的武艺高强,手持双锏,在战场上无人能敌。他接过命令后,迅速调整状态,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他骑着一匹高大的战马,身披金色的铠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犹如战神下凡。

不仅如此,李世积也参与了此次战斗的谋划。他深知秦叔宝的军事才能,便亲自授予秦叔宝妙计,让他秘密在洺水边埋伏下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