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李密与李渊的信使来往(2 / 2)

大谋谋天下 天民思想 1228 字 18小时前

这一胜利,让李密的声望更加高涨。就在这同一时期,隋廷掌管土木营建的官员将作大匠宇文恺,也对隋室的命运感到了绝望,他看清了天下大势,果断地叛离东都,投奔了李密。

李密的势力迅速扩张,东到波涛汹涌的大海和雄伟壮丽的泰山,南到奔腾不息的长江和淮河,没有一个郡县不派使者前来归附。李密,仿佛成为了这片乱世中那颗最耀眼的明星,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此时,窦建德、朱粲、杨士林、孟海公、徐圆朗、卢祖尚、周法明等人也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局势,他们纷纷顺势地向李密上书,言辞恳切地劝说他登皇帝位,顺应天意,成为这乱世之主。

在这样的形势下,李密手下的官吏们也都纷纷劝说他立即称帝,他们认为这是天赐良机,瓦岗军此时已足够强大,称帝便可以名正言顺地号令天下,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然而,李密却有着自己的考量,他冷静而沉稳地说道:“洛阳没有平定之前,不能谈这件事。”他深知洛阳作为东都,是隋朝的重要据点,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只有先稳固了洛阳,统一了天下的局势,才能称帝,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统治更加稳固。

大业十三年(617年),远在晋阳的唐公李渊,审时度势后,果断起兵。在建立自己的霸业的过程中,他敏锐地察觉到了李密的势力,决定利用李密的力量来牵制隋军,为自己的进军减轻压力。

于是,李渊写信给李密,信中言辞诚恳,表达了自己对他的赞赏和拉拢之意。李密自恃兵强马壮,心中早已有了当盟主的豪情壮志。便在七月让祖君彦回信给李渊,信中大谈同姓之谊,约定“左提右挈,戮力同心,执子婴于咸阳,殪商辛于牧野”,意即要和李渊携手共进,共同消灭隋室,诛杀杨广。

李渊看了李密的信后,心中暗自觉得李密有些“妄自矜大”,但他考虑到自己正在进行进军关中的战略布局,实在不想在此时招来不必要的麻烦,让李密横生枝节。于是,他便让温大雅回信,回信中言辞谦逊,对李密大力称赞,“卑辞推奖”,一面表达自己不忍弑杀杨广,一面盛赞“天生烝民,必有司牧。当今为牧,非子而谁!”愿推李密为天下之主。

李密览书后,心中大喜,自认为得到了李渊的推重,大业可成,天下不足定矣!从此与李渊信使往来不绝,双方在表面上维持着一种看似和谐的同盟关系。

大业十四年(618年)正月,李密率领着他那三十万威风凛凛的大军,浩浩荡荡地进占金墉城。他深知这金墉城对于瓦岗军的重要性,于是下令加紧修复城门、城墙和其他防御设施,使金墉城变得更加坚固和难以攻破。

为了进一步威慑洛阳城中的隋军,李密还兵屯邙山,此地地势险要,如同一条巨龙盘踞在洛阳城的外围。他的军队如同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直逼上春门——隋东都城东垣北门。一时间,洛阳城告急,城中的隋军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仿佛末日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