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刘邦问道(1 / 2)

大谋谋天下 天民思想 2148 字 14小时前

英布与番县令吴芮之间,曾缔结过一段特殊的姻亲关系。在往昔那段风云变幻的岁月里,这门亲事于当时的政治舞台之上,宛如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神秘涟漪。吴芮,身为一方县令,凭借着自身卓越的才能与不凡的见识,在当地颇具威望。他与英布的联姻,看似是寻常的家族联结,实则暗藏着诸多政治考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彼时的势力格局。

然而,时光的车轮滚滚向前,命运的轨迹难以捉摸。如今,吴芮已然作古,可他曾经建立的赫赫功勋与崇高威望,并未随着时间的洪流而悄然消逝。吴芮之孙吴回,幸运地继承了先辈的荣耀与地位,担任着长沙王这一要职。这王位,最初是由项羽封赐而来,即便后来吴回选择降汉,这一封号也得以保留,成为他在这乱世之中安身立命的依仗。

英布在经历了无数的权谋争斗与人生起伏后,命运似乎又一次与吴回的家族紧密交织在了一起。吴回不知出于何种目的,精心谋划,派出信使前去诱骗英布。那信使能言善辩,巧舌如簧,向英布谎称:“如今天下局势愈发动荡不安,各方势力纷争不断,唯有与我一同逃亡,方能在这混乱不堪的世道中寻得一线生机。听闻逃往越地,或许还能另谋出路,那里山高水远,局势复杂,说不定能为将军您提供新的机遇。”英布那颗历经沧桑却依旧怀揣着对未来憧憬的心,竟鬼使神差般地轻易相信了这番说辞。或许是在这残酷的乱世中,他早已身心俱疲,渴望寻得一处安宁之所;又或许是对未来仍抱有一丝不切实际的幻想,总之,他不假思索地便随着吴回的信使朝着越地前行。

当他们途径番阳时,命运的齿轮陡然发生剧烈转折。番阳的百姓们,长久以来对英布的存在心怀不满。往昔英布的所作所为,让他们不堪其扰,那些曾经横行霸道的过往,依旧历历在目,成为百姓心中难以磨灭的伤痛。于是,在兹乡百姓那看似普普通通、毫无异样的民宅里,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悄然拉开帷幕。毫无防备的英布,就这样一步步踏入了早已设下的伏击圈。番阳人瞅准时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了攻击。一时间,喊杀声四起,英布虽奋力抵抗,但终究寡不敌众。最终,他命丧黄泉,在那间看似温馨的民宅里,结束了他波澜壮阔却又充满争议的一生,人生画上了一个饱含遗憾的句号。

刘邦对此次事件给予了高度关注,毕竟英布的存在,一直是他心中的一块心病。如今,吴回立下斩杀英布之功,刘邦顺势而为,顺水推舟,让吴回继续担任长沙王,以此表彰他的功绩,稳固这来之不易的局势。这一决定,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刘邦深远的政治考量。一方面,是对吴回个人的犒赏,以激励更多人为朝廷效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维持各方势力的微妙平衡,确保大汉江山的长治久安,不至于因为英布的覆灭而引发连锁的动荡。

一日,刘邦择了一处幽静且概要之地,与张良相对而坐。他的脸上洋溢着一种自得与欣慰的神情,缓缓地将这段故事告知了张良。而后,笑着说道:“我原本以为,这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能,唯有你张子房一人能够驾驭啊!却未曾想,那原楚国令尹薛公也有着如此非凡的智慧。只是,真不知道啊,他这是不是你们玄门中人的手段呢?”刘邦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好奇与探究,仿佛试图从张良的回答中,探寻到更多关于玄门的奥秘。

张良听闻此言,淡笑着缓缓摇摇头,眼神中透着一种对未知的深邃思索,说道:“这我还真不太清楚啊!老子是楚国人吧,庄子同样也是。说不定啊,楚国这片土地,孕育出了许多玄门之士,他们对于这世间的奥秘有着更为独特的理解和感悟,只是这其中的缘由,我也无从得知了。”张良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谦逊与神秘,让人不禁对玄门的世界充满遐想。

刘邦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继续追问道:“我说子房啊,那你们玄门之人究竟有何神奇之处?为何能够如此敏锐地揣测别人的心思,又能料事如神,仿佛一切都在你们的掌握之中呢?”刘邦的语气中,既有对张良的敬佩,又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渴望能揭开玄门神秘的面纱。

张良笑而不语,稍作思考后,缓缓答道:“这其实真不好说得啊!不过,这天下之事,就如同那奔腾不息的流水一般,有其自身的发展大势。当大势所趋之时,各种事情便会自然而然地朝着既定方向发展,这便是大势的神秘之处啊。”张良的回答,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让人不禁对这天下大势产生无尽的思索。

刘邦似乎对张良的回答并不满足,又继续追问:“那这天下大势,究竟又是由什么来主导的呢?”刘邦的眼神中充满执着,他渴望从张良口中得到一个更为明确、更为透彻的答案。

张良看着刘邦那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神情,心中不禁露出一丝无奈,他思索片刻后,说道:“那应该是由天道在左右着吧!这其中的深奥之处,还需细细品味啊。”张良的话语中,带着几分神秘与敬畏,让人感受到天道的高深莫测。

刘邦听了,不禁觉得新奇,说道:“你们玄门中人真是奇特啊!整日里读的是那些奇奇怪怪的书,居然还真能勘测天道,预见天机!对了,上次我问你的啥子是天道,你可是看了《道德经》了?能不能再给我讲讲呢?”刘邦的语气中,既有对玄门的好奇,又有着对知识的渴望,希望能从张良那里汲取更多的智慧。

张良正色道:“这啥子是天道呢,连老子他老人家自己也说得并不完全明晰啊!只晓得在那冥冥之中,有这么一个‘道’在主宰着世界的发展。没有人能够完全把握得住它,只是说这‘道’需要自己去领悟、去体会,在生活的点滴中去寻找答案啊。”张良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老子的敬重,也让刘邦感受到了“道”的神秘与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