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听了,不禁皱了皱眉头,笑着打趣道:“你呀,就你那弱不禁风的病秧子样,还说行动轻健起来了?朕啊,许是前些年四处征战,落下了太多病根。如今这身子骨,一旦上了年纪,就再也承受不住了。”
刘邦这个人,好在一直坚守着自己的本心,即便登上了皇帝的宝座,骨子里还保留着在市井中生活时的那份随性与质朴。他虽出身市井无赖,可项羽对他又气又恨,那也是有缘由的。当年,刘邦趁着项羽征伐齐国田荣的时机,一举端掉了项羽的老巢彭城,这无疑是动摇了项羽的根基,让项羽怎能不怒?但项羽却也不曾因为刘邦出身低微就轻视他。
你看,韩信曾受过胯下之辱,项羽便只让他做个小小的执戟郎,打心底里觉得他不配跻身贵族之列;陈平跟随魏王豹立下赫赫战功,可项羽却从不正眼瞧他,就因为陈平并非贵族出身。而刘邦,一个出身市井的无赖,却起兵较早,从对起义军的掌控权来看,那也是相当厉害的,几乎可与项梁相媲美。毕竟当年项梁拥兵七八万,刘邦也有两万之众,而那时的项羽还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兵一卒呢。
所以,在鸿门宴上的时候,不管范增如何极力劝说项羽诛杀刘邦,项羽始终都没有答应。这也多亏了刘邦资历够老,在起义军中有着一定的威望。
张良自然是十分了解刘邦的脾性的。对于刘邦不信练气,也不信长生之术,秉持着“生死随命,富贵在天”的民间朴素观念,他觉得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并没有太多的纠结。毕竟他也不愿看到刘邦像秦始皇那样,为了访仙求药,把这好不容易打下的大好江山给败坏了。
所以,张良不紧不慢地说道:“那就算是微臣个人的一点喜好吧!反正微臣如今也算是赋闲无事,正好借此打发时间。”
刘邦笑了笑,带着几分无奈说道:“你倒是清闲自在了!朕这儿的事儿还堆积如山呢!只是好像啊,也用不上你这等大才了!唉!有时候,朕还真有点儿羡慕你!”
张良心里明白,刘邦这是放心不下戚夫人。可这事儿,又岂是他说几句话,或者做些什么就能帮到刘邦的呢?张良心里清楚,在这风云变幻、波谲云诡的朝堂之上,唯有远离这复杂的政治漩涡,才能保全自身,保全家人。他或许应该尽快远离这一切,回到自己的封地,甚至隐入民间,做一个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小老百姓。
可刘邦又怎会舍得呢?他既不想放弃眼前这来之不易的大好江山,也舍不得戚夫人的温柔陪伴。只是啊,这未来的路,充满了未知与变数,又有谁能说得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