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地方就是博浪沙,那是一个峡谷地带。峡谷的地形本身就十分险峻,两侧是高耸的山峰,中间是一条狭窄的通道。当秦始皇的车队从这个峡谷中穿行的时候,那些预先埋伏在峡谷上的人就可以比较接近秦始皇的车驾了。到时候,只要用飞锤这样的武器对秦始皇的车驾发起攻击,由于距离相对较近,的确有较大的可能击杀乘车之人。
可是,这里也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要在峡谷上埋伏,为了不被秦始皇的护驾军队发现,刺客们必须隐藏在山石的后面。这样做虽然能够隐藏自己的行踪,但是却不利于观察秦始皇车队的具体情况。毕竟山石会是很大的遮挡物,想要清楚地看到车队的布局、秦始皇所在的位置以及护驾士兵的分布等信息就变得十分困难了。这就需要在埋伏地点的选择和安排上进行非常精心的设计,才能确保行刺计划的顺利进行。
为了确保此次刺杀秦始皇计划的成功实施,张良与仓海君进行了细致而周全的分工。他们深知这次行动的危险性和艰巨性,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精确无误。
张良负责在距离博浪沙峡谷相对较远的一个位置去观察秦始皇的车驾情况。这个位置虽然距离远,但是却有着独特的优势。从这个地方望去,整个峡谷入口以及秦始皇车队的行进路线都能够尽收眼底。张良就像一只隐藏在暗处的猎鹰,全神贯注地盯着秦始皇的车队。他仔细观察着车队的每一个细节,包括车队的行进速度、士兵们的警觉程度、秦始皇所在车驾的具体位置以及护驾军队的布防情况等等。一旦发现时机成熟,他就会以预先约定好的手势告知在山石后埋伏的仓海君该出手的时机。
终于,秦始皇那威严的车队缓缓地来到了博浪沙峡谷。那长长的车队犹如一条巨龙,缓缓地穿梭在峡谷之中。秦始皇的车驾位于车队的正中央,最为显眼。周围的士兵们手持兵器,神情严肃,警惕地注视着四周。
当张良看到秦始皇的车队完全进入预定的范围,并且护驾军队的注意力都被两侧的山石和一些假象所吸引的时候,他果断地作出了出击的手势。这个手势是经过他们精心设计的,仓海君看到之后立刻就能够明白其中的含义。
只见仓海君如同鬼魅一般从山石后面一闪而出。他站在山石之上,居高临下,手中紧紧握着一把大铁锤。这把大铁锤重达一百二十斤,是仓海君特制的武器。他借助山石的高度优势,卯足了全身的力气,向着居中那辆由六匹马拉的、秦始皇所在的车驾狠狠地砸去。
那一瞬间,仿佛时间都凝固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把飞落的铁锤之上。然而,可能是实际情况比他们预想的要复杂得多,又或许是在一些细节上出现了偏差。也许是距离实在是太远了,导致仓海君在发力之后,铁锤飞行的轨迹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又或许是仓海君对提前量的估计出现了失误,在计算自己所在位置和车驾之间的距离以及铁锤飞行速度的时候出现了偏差。总之,仓海君这一击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那沉重的大锤并没有准确地砸向秦始皇所在的车驾,而是砸偏了些许。
根据《史记》中的记载,这一锤击中了副车。副车上的乘客可没有想到会遭受这样的攻击,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这突如其来的一锤击中。而乘坐在这辆副车上的人正是陪秦始皇一起出巡的秦始皇的叔叔。这一击的威力巨大,直接把这位秦始皇的叔叔砸死了,这也使得整个刺杀事件瞬间变得复杂起来,原本计划刺杀秦始皇的目标没有达成,但却引发了秦始皇统治集团的震动。
但这一飞锤着实把秦始皇吓得不轻。秦始皇原本乘坐着华丽的车驾,周围有层层护卫保护着自己,在他的认知里,自己已经是天下之主,应该不会遭受这样的刺杀威胁。然而,这突如其来的一击,就像一道晴天霹雳击中了他的内心。他的眼神中瞬间充满了惊恐和愤怒,那原本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帝王,此时就像一只被激怒的猛兽。
他勃然大怒之下,竟下达了一道极其残忍的命令,要杀灭方圆百里内的所有人。在他看来,这些无辜百姓可能与刺客有着某种联系,或者仅仅是为了平息自己内心的愤怒,他要将这片区域内的一切都毁掉,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威严不可侵犯。
当然,在当时的混乱局面下,仓海君由于距离秦始皇的车驾较近,能够清晰地看到攻击的目标,从而也就暴露了自己的位置。秦始皇的护卫军们训练有素,他们迅速做出反应,朝着仓海君所在的位置射箭。仓海君在躲避的过程中虽然拼尽全力,但终究还是未能逃脱厄运,被秦始皇的护卫军的箭矢射杀了。
而张良呢,因为他在比较远的地方负责观察车队的情况,当他发现秦始皇的护卫军朝着仓海君追去并且局势瞬间变得危险起来的时候,他意识到自己也面临着巨大的危险。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转身开始逃跑。秦军发现他的时候,他已经迈开脚步,在茂密的山林或者崎岖的山路上拼命狂奔起来。秦军在后面紧追不舍,张良的处境十分危急。在跑到一处悬崖边的时候,他眼见已经没有了其他的退路,如果不采取决然的行动,就会被秦军抓住。于是,他心一横,选择了跳崖。
幸运的是,他跳崖之后竟然奇迹般地逃脱了。这可能是由于悬崖下面有着复杂的地形,或者是他命不该绝。而秦军由于只看到了他的背影,而且在他跳崖之后,也不便于立刻追下去查看情况,所以他才得以一路逃脱。
后来,秦军开始了大规模的搜捕行动,他们在整个天下进行搜寻。按照秦始皇那残忍的命令,他们在方圆百里的范围内展开了血腥的屠杀。每一个村庄、每一户人家都未能幸免,无辜的百姓们在秦军的屠刀下惨遭杀害。张良在得知这件事情之后,才深切地意识到自己犯下了多么大的祸事。他原本只是想刺杀秦始皇,却没想到引发了这样一场大规模的灾难。
张良一路逃亡,最终逃到了下邺这个地方,这才安定下来。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已经极其危险,必须要彻底隐藏起来。于是,他在当地娶了一个农家女子为妻。通过这种方式,他试图融入这个地方,让自己看起来就像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并且,他从那以后就自称是庶民,绝不再以韩国贵族自居。他深知,任何一点与自己身份相关的蛛丝马迹都可能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下,只有彻底改变自己的身份和生活方式,才有可能躲过秦军的追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