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瞄准红光偏移了!」阿林指着望远镜,北洋炮群的光束在雾障中扭曲成螺旋状,「傅里叶级数奏效了!」
陈墨年却注意到电流表指针急剧下降:「生物电消耗过快!」他抓起算筹,快速敲击出《蚕书》中的「止蚕歌」节奏,蚕群逐渐平静,生物电输出趋于稳定。「通知锅炉工,」他抹了把额头的汗,「把剩下的竹碳全塞进炉膛,就算炸了锅炉,也要撑到亥时!」
暮色中,秦淮河面的「防」字筹灯依次亮起,每盏灯都是一个微型磁导干扰源,由金陵大学设计的西门子微型发电机驱动。陈墨年望着炮管上的蚕丝线圈,想起孙中山说过的话:「算筹是笔,抗磁砂是墨,咱们要用文明的墨水,在钢铁森林里写诗。」
阿林递来一杯掺着竹碳粉的可可:「陈先生,北洋的第二轮炮击要来了。」
陈墨年接过杯子,杯底沉着细小的抗磁砂颗粒:「你知道为什么用桑蚕吗?因为它们一生只做一件事——吐丝。就像我们,一生只做一件事——守护。」
蒸汽钟敲过七下时,北洋炮群的光束再次袭来。陈墨年将最后一枚刻有「守」字的算筹插入炮管,蚕丝磁导炮发出蜂鸣般的共振,与秦淮河的水波、匠人的算筹敲击声融为一体。在蓝色磁雾中,北洋的猩红光束如同陷入蛛网的昆虫,最终偏离轨道,击中空荡荡的江心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