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27章 匠务大臣(2 / 2)

「陈堂主,」密探递上匠务大臣的特许令,「北洋技工署要收编这片竹林。」

陈阿水用算筹敲碎竹筒,露出里面的抗磁砂炸弹:「告诉袁世凯,竹子可以砍,算筹可以收,但匠人脑子里的《九章算术》,他收不走。」他望向竹林深处的磁导中继站,那里藏着小顺设计的磁导屏障,「南洋的算理公秤房,已经给每根竹子上了『士匠分流』的户籍。」

与此同时,算理学院北院的蒸汽窑正式投产,詹天佑看着竹碳在窑中烧成幽蓝,忽然收到小顺的密信:「樱花木磁粉与抗磁竹的耦合实验,已有突破。」信末附着算筹刻纹,正是袁世凯翡翠算筹的「稳」字轨迹。

9月,戌时,紫禁城的蒸汽灯将菊花照得雪白。袁世凯设算理夜宴,宴请各国公使,餐桌上的每道菜都配有算筹式温度计。他举起酒杯,杯底的抗磁砂映出各国公使的磁导频率。

「诸位请看,」他指向殿外的抗磁砂城墙,「这是用《考工记》工艺烧制的磁导屏障,可抵御任何磁导炮攻击。」算筹在掌心转出北斗形状,「而屏障的核心,是我国匠人的算理智慧。」

英国公使朱尔典轻笑:「听说贵国匠人在南洋用算筹丈量法律?」

「正是,」袁世凯展开《殖民地工业安全操作指南》,「贵国副总督已将我国算理模型纳入标准,这说明——」算筹重重敲在桌上,「东方算理,也是世界公器。」

宴后,詹天佑留下,看着袁世凯案头的《匠人血书》:「八十万匠人联名,要求保留匠籍自治。」

袁世凯转动算筹,筹身「忍」字与「工」字交替显形:「詹大人可知,南洋算理公所在南洋建了算理法庭?」他忽然压低声音,「但法庭的磁导仪,用的是北洋技工署的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