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时三刻,密室的抗磁砂灯将众人影子拉得细长。陈阿水摘下手套,指尖的青灰色来自抗磁砂粉末:「洋人说明天带x射线机来,说是能照穿钢骨。」
詹天佑推开木窗,青龙桥的晚风卷着沙砾扑来,他指着桌上的抗磁钢样本:「福州船政在钢水初凝时撒了竹碳颗粒,x射线照上去,会像隔着毛玻璃看月亮。」样本截面的竹碳纹路呈云雷状,正是铁锚堂「以碳乱磁」的秘传工艺。
铁锚堂主闩紧铜制窗栓,算筹在掌心转出「工」字轨迹:「木兰社的姐妹们已在胶卷涂了抗磁砂溶液,」他打开油纸包,胶卷表面的淡青色涂层在灯下泛着珍珠光泽,「洋人洗出照片,会以为是云雷纹显影,实则每道纹路都是误导性磁痕。」
信使退下后,小顺将无纹算筹拍在竹制地球仪上,筹身与台湾岛投影重叠:「明天分三步:第一步,让洋人在抗磁钢里『发现』气泡缺陷;第二步,阿水假装失误,『泄露』竹碳渗层的改良方案;第三步……」他看向光绪,「请陛下示意袁总督的密探,咱们『力不从心』的模样,要让北洋军看得分明。」
光绪摩挲着算筹上的「皇舆全览」纹,忽然轻笑:「袁世凯想借洋人之手探算理学院的底?那就让他看见,离了铁锚堂,朕的铁路连颗道钉都铸不好。」他起身时,大礼服肩章的抗磁砂织纹与小顺内衬的铁锚印记短暂共振,仿佛两个平行的算理世界擦出火花。
窗外,京张铁路的铁轨在月光下泛着冷光,每根轨枕都刻着极小的算筹符号。陈阿水摸出怀表,表盖内侧刻着「隐铁率87%」的微雕——那是青龙桥隧道抗磁砂墙的真实数据。当德国人的x射线机对准钢轨时,他们永远不会知道,那些看似缺陷的竹碳气泡,正是清国算理文明最坚固的伪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