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帆楼谈判桌前,李鸿章将算理学堂的《东亚匠人同盟章程》与《抗磁砂矿脉分布图》并排铺开:「贵国八幡制铁所的抗磁砂库存,已不足七日用量。」伊藤博文的折扇「啪」地合拢:「中堂大人想用原料断供胁迫我国?」「非胁迫,乃公理。」李鸿章翻开泛黄的《江户条约》副本,「咸丰十年,贵国趁英法联军入京,以『协同出兵』为名强占七处日租界。今日我十万算理兵陈于黄海,正是为了讨还匠人血泪、领土主权。」
谈判陷入僵局时,小顺突然展示日本间谍窃取的「忠孝纹」算筹原件:「贵国仿造的算筹暗纹曲率误差0.3毫米,导致弹道偏差率达17%——这就是三年前大阪铁厂爆炸的真相。」他转向日本外相陆奥宗光,「那些因事故惨死的清国匠人,今日要讨个公道。」李鸿章乘势推出《匠人权益清算方案》:「每位清国匠人每月三两白银补偿费,包含被虐待致死的三百二十一名技工遗属——此外,日本需归还琉球群岛的抗磁砂矿脉。」
「荒谬!琉球是日本领土!」陆奥宗光拍案而起。郭嵩焘不慌不忙展开《琉球矿工血泪录》:「那霸矿场的清国矿工每日工作十六小时,稍有懈怠便遭毒打。」投影中,琉球老矿工阿福展示断指:「我们用算筹算出矿脉走向,却被日本人诬为『私藏算具』——现在清国舰队来了,该让琉球回到中华算理文明的怀抱。」
最终签署的《黄海算理条约》明文规定:日本退出朝鲜半岛,归还琉球群岛与所有在华日租界;向清国匠人支付总计一百二十万两白银补偿费;禁止日本匠人接触清国算理技术,违者处以抗磁砂终身禁运。签约当日,琉球首府首里城升起清国龙旗,矿工们敲碎日本监工的皮鞭,在矿洞石壁刻下久违的云雷纹速算表。
算理学堂门口,新立的石碑刻着张之洞的题字:「匠为邦本,算乃匠魂」。每当蒸汽钟敲响,全国的算理兵都会同步翻开速算本——那不是简单的报时声,而是清国匠人用加减乘除重写东亚秩序的宣言。光绪皇帝看着颐和园方向的蒸汽钟,对小顺低声道:「算理学堂若能纳入科举,必能吸引更多士人投身技工......」小顺垂首应答,却在袖中攥紧慈禧刚发的密旨:「技工户籍,永不与科举混同。」